第232章 海口遊記(2 / 2)

江城謠景區以《一九四二》中的重慶街道的老建築為藍本,複原了三、四十年代的重慶、上海、武漢等城市建築風情。

芳華景區是當年拍攝《芳華》的實景區,電影裡的許多場景都是在這裡拍攝的。

五公祠,這個景區是以五公祠(海南第一樓)為代表的一組古建築群的統稱。

五公祠的建築風格有著鮮明的海南地域風格,景區內有五公祠(海南第一樓)、學圃堂、觀稼堂、西齋、東齋、蘇公祠、兩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軒、瓊園等建築和景觀。

五公祠又名海南第一樓,係為紀念唐代的李德裕、宋代的李綱、趙鼎、李光、胡銓五位被貶至海南的曆史名臣而建。

之所以被稱為“海南第一樓”既不是因為它是當時海南最高、最大或最早的樓,而是因為這座建築奉祀的五位先賢,在貶瓊期間為海南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科學技術,促進了海南經濟文化的發展,功德無量。

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曾被貶海南,在海南居住三年,景區內專門建了蘇公祠以紀念之。景區內還保存了蘇軾指引開鑿的泉水——浮粟泉遺跡並開設了陳列室,介紹蘇軾在海南的生活。

海口市民服務中心旁邊的人工湖,是個拍照的好地方,湖邊的步行道鍛煉的,散步的,遛狗的,讓你感受到海口市民的安逸生活。

抬頭看美麗夕陽,低頭看浩瀚大海,還有在海邊奔跑或騎行的小朋友。哪怕到這裡什麼事都不做,坐在草地上等海風輕拂,都覺得身心很愉悅。

傍晚時分微風習習,使天空更加清透。每逢這種天氣,在世紀公園旁的海邊都會雲集數以乾計,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在此觀賞日落。

落日餘暉,將大海染成一片金紅色的海洋。一切都是那麼和諧、自然,歲月靜好。

美麗的海口灣貫通萬綠園、世紀大橋、雲洞圖書館等城市地標,形成一條獨特的文化旅遊休閒長廊。

世紀大橋處於極具城市人文魅力的“海口外灘”、萬綠園、美麗沙的交彙處,世紀大橋每逢入夜,燈火通明,是海口地標式的雄偉建築。

夜色下的世紀大橋和雲洞圖書館展現出了一種超凡脫俗的美。

華彩大廈位於海口市旅遊休閒度假區“海口灣”景觀帶上,東臨世紀大橋,南臨瓊州海峽。每天晚上都會上演“燈光秀”。

美麗的海口灣對於在海口的人來說,是一個日常休閒的好去處,是海口最能出片的地方。在攝影師的鏡頭中,酒不醉人景醉人,快門按下是這個城市人民高幸福指數的生活。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