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眼的那些參天大樹,翠柏森森,一棵棵百年古樹挺拔翠綠,海棠花儘情綻放,草長鶯飛。正如唐代杜甫“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鬆柏參天長”,令人歎為觀止。
張平安他們穿過這個風景如畫的地方,古樸氣息和濃厚的文化內涵深深吸引著人們,感受到曆史的厚重,讓人油然產生一種肅穆的感覺。
唐代杜甫有詩“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走過兩旁聳立著六通石碑的步道,劉備殿就坐落在其中,四合院式建築,精巧彆致。上方懸匾大書“明良千古”四個大字,意為“明君良臣,千古垂範”,領略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殿上高懸“千秋凜然”四字匾額。正中坐落劉備的塑像,高大坐像中看出一股逼人威嚴的氣魄,牌位上寫著劉備的諡號“漢昭烈皇帝”。彰顯出劉備重視人才,求賢若渴“三顧茅廬拜隱師,隆中對策析俱時”,大義凜然的氣派。
東偏殿為關羽塑像,兩米多高,全身貼金,紅臉,臥蠶眉,丹鳳眼微閉,神情威嚴,頭戴冕旒,作帝王打扮,英明神武,威武雄壯,令人欽佩。
左邊是張飛塑像,濃眉大眼,炯炯有神,栩栩如生,看起來就有一股讓人毛骨悚然的感覺。這裡香火鼎盛,煙霧繚繞,敬香者絡繹不絕。
走向西壁通廊則是諸葛亮的《出師表》,以“鞠躬儘瘁,死而後己”這些名句誦著千古,忠誠執著的浩然正氣,氣貫長虹,渾然有力,宏豪大氣,頗有神韻,吸引著眾多的眼球。
走出通道,牆外挺拔聳立的翠竹崎崎。孔明苑獨立在此,大紅門院落,殿宇宏敞開朗,殿堂肅穆,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君臣之禮,是整個武侯祠的聚焦點,引人入勝。
緩緩步入諸葛亮殿,供祀著諸葛亮的貼金雕塑坐像。他羽扇綸巾,神態儒雅自若,形態莊嚴氣派,表現出那種“運籌帷幄之內,決勝千裡之外”的鎮定與從容,更顯得威嚴自生。
看著軍師端坐在那裡,仿佛在聽取下屬彙報戰情,胸有成竹地謀略籌劃作戰部署。塑像前陳列著的三麵銅鼓,相傳是諸葛亮帶兵南征時製作,人稱“諸葛鼓”,
頓時間仿佛耳邊聽到響徹雲霄兩軍對壘的戰鼓聲,戰馬奔騰,將士們衝鋒的怒吼聲和戰場上驚天動地的廝殺聲……。令人浮想聯翩。
殿前上書:“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時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生思”。那種精神和崇高智慧,使人思緒紛飛,感慨萬千。
“碑立三國威名著,英靈永世不朽榮。光照巍巍鬆柏間,武侯神跡耀千秋。”武侯祠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以文、書、刻號稱“三絕”的《蜀丞相諸葛武侯祠堂碑》唐憲宗元和四年立,\"碑立三國威名著,英靈永世不朽榮”。最為知名,為國家一級文物。令人歎為觀止。
宋代範祖禹詩“武侯祠廟遍空山,萬古名重宇宙間”。
三義廟,清康熙初年由四川提督鄭蛟麟始建。表現出劉、關、張三位異姓兄弟追求同生共死,至今依然相伴相隨,享受後人祭祀的香火,他們因“義”而聚合在一起,也因“義”而戰鬥,從古至今榮譽和功勳都屬於為正義而戰者。令人欽佩。
來到後院的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之地,體現出他們豪情滿天飛,赤誠相待,生死與共的精神。給人誌同道合,赤誠相見,永不渝盟的啟迪。正如“豪情義氣衝雲天,歃血為盟桃花園。肝膽相照兩昆侖,此生共赴黃泉間”。敬畏之心油然而生。
尋訪武侯祠,這裡的曆史傳奇令人歎服,他們共同特點是運籌帷幄,審時度勢,鎮定從容,威嚴自生。啟迪後人學習的寶貴財富。其“淡泊明誌,寧靜致遠”的人生境界,信服後人,聆聽著曆史的聲音,真可謂“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眼前飛揚著一個個,鮮活的麵容,湮沒了黃塵古道”。對曆史變遷感慨萬千,對過去輝煌歲月記憶和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