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樂會的事情,馬友友聯係了一家紐約當地很有名氣的經紀人公司,這家公司主要經營商業演出等活動,其中就有為人籌辦音樂會的業務。
當然,這家公司並非是什麼人的業務都會接,他們得評估演出人員是否有價值,決定能為公司帶來盈利後,才會敲定下來合作。
所以在經過兩天的評估以後,這家公司派了一名很有音樂會籌備經驗的經紀人過來,與李燕歌洽談接下來雙方合作的事情。
見麵之後,兩人聊了一下關於音樂會的門票分成,以及後續的一些場次的問題後,約翰遜阿瑟抬頭問道:“李先生,對於音樂會你有沒有什麼特彆的想法?”
對於李燕歌,阿瑟這幾天也已經調查過了,是一位來自中國的優秀的年輕作曲家,前些日子還在林肯藝術中心演出,大受各界的好評,之前更是榮獲了奧斯卡的最佳作曲獎。
像這種優秀的音樂人,一般都會對自己的音樂會有一些特殊的要求,為了避免接下來籌辦音樂會的過程中發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約翰遜阿瑟也是決定先跟李燕歌溝通好再說。
畢竟對方如今在紐約還是有點名氣的,不是那種可有可無的外國人,再加上李燕歌是馬友友介紹給他們公司,阿瑟自然不希望關係搞的太差。
“特彆的想法?”李燕歌一怔,他也是頭一次操心音樂會的籌備,之前一直都是寶麗金負責的,他隻是帶人上台演出罷了,那還有彆的想法。
或許是看李燕歌不太理解的樣子,阿瑟說道:“有些音樂人有一些特殊的愛好,例如把會場布置的金碧輝煌,或者是在舞台之上添加一些道具,還有對場地的要求,比如說是喜歡那種傳統的會場,還是喜歡新穎的會場。”
音樂會的風格是有很大不同的,大型音樂會有大型音樂會的風格,小型音樂自然也有獨屬於它的風格。
有些人喜歡貼近觀眾,將音樂會的會場,弄成一個圓形的,自己和樂團居中,四周圍坐滿了觀眾,享受被光芒時刻包圍的感覺。
李燕歌一聽就是場景布置,略微沉思了一會兒,開口說道:“能不能添加一點中國元素?”
“中國元素?”
阿瑟愣了愣,隨即明白過來,說道:“李先生您是說想要在會場內懸掛一點唐人街那種中國結嗎?”
“不是!”
李燕歌無奈的搖了搖頭,怎麼這幫老外一聽中國元素,想的都是中國結,雖說這的確是海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元素,但音樂會上掛滿這東西也不合適啊。
“我是想在會場布置上偏中國元素。”
“會場?您是說全部?”
“不錯。”
李文珍重的點點頭,在阿瑟不解的目光中,緩緩說道:“阿瑟先生,你應該知道我們的樂團成員全都是中國人,音樂會上演奏的大都是中國傳統樂曲,所以在會場布置上,我傾向布置中國元素。”
“這個恐怕不行。”阿瑟搖了搖頭,直接把為什麼不行給說了出來。
大致的理由就是,他們經紀人公司之前有為音樂家舉辦過音樂會,且大都是以傳統古典樂的方式,雖有些許的變化,但大差不差。
你這突然要求改變會場的布置,以中國風為主,這就讓阿瑟難以答應了,因為他必須得為門票著想。
音樂會不同於演唱會,它在人數方麵有很大的限製,所以為了謀利,票價是比較高昂的。哪怕是在美國,門票的價錢,都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承受的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