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和普通石頭的的構造,成分等完全不同,石頭裡礦物質顆粒大小,形態特點,顆粒間的疏密程度和相互關係都有很大差異。玉石內部大多呈現晶粒結構,紋理結構,色帶結構,雲霧結構等等,疏密度要比普通石頭小得多。所以,大多數玉石的重量要比一般的石頭輕,同等體積的玉石,隻有同等岩石重量的百分之七十。
從鬆山采石場拉運到臘猛玉石市場的大中等玉石原石,一路上體重在不斷增加,正是從較輕的玉石成分變化為較重的普通石頭成分的過程。
隨著玉石原石越來越重,玉石成分越來越多的變為岩石成分。當玉石原石演變到與同等體積的普通石頭一樣重時,這塊大中等玉石原石就完全變為大中等普通岩石。
大中等玉石原石在漸進演變過程中,由於時間長短不一,各種玉石的演變有差異。硬度和質地瓷實,透度較小的玉石,演變相對緩慢。而質地鬆軟,透度好的玉石,演變相對較快。
從鬆山采石場至臘猛玉石市場的這段拉運時間裡,那些疏密度大的玉石,較快的完成了從玉石到岩石的轉變,成為一大塊完全岩石。而那些疏密度小的玉石,從玉石到岩石的轉變所需時間長,等拉運到臘猛玉石市場時,玉石原石會演變成多半塊,半塊或少半塊岩石,成為陰陽石。
這就是拉運大中等玉石原石時,玉石重量不斷增加的原因,也是大中等玉石發生變故的過程。
如果溫丹的推斷不錯,這些叢鬆山采石場拉運到臘猛玉石市場的大中等玉石原石,仍然沒有停止變故。
如果這些大玉石在賭買現場被鋸開,因為油鋸破壞了玉石內部業已形成的變化環境,這種變故可能會停止,玉石的變故會停留在業已形成的狀態上,再不會發生變化。
如果這些大玉石原石在賭買現場沒有打開,買主將原玉石直接拉回家,這種玉石變化為岩石的過程,會一直進行下去,直到整塊石頭全部變故為岩石。
溫丹的這個推斷,隨即被郝偉利的講述得到證實。
聽郝偉利說,他自從在三年前賭輸買到段平國的一塊200多斤重的紅瑪瑙偽玉石後,手氣一直很臭。
也就是在從段平國處賭買到偽玉石的3個月後,郝偉利又從雷凱跟前賭買到一塊300斤重的黃龍玉原石。
雷凱的信譽度一直很好,郝偉利對這塊玉石原石很有信心。
郝偉利讓徒弟們把這塊黃龍玉原石拉到家裡的手工作坊,他已經按這塊大石頭的形狀計劃好,切開後,要做五件大一點的玉器。
這塊大石頭被切開後,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與現場甄彆時,雷凱炫耀的天花亂墜差距很大。整塊大石頭看起來是黃龍玉石,但質地較差,紅色和黃色的色彩亮度不夠,玉石透明度低,摸起來粗糙生硬,沒有黃龍玉的溫潤細膩。
這塊大石頭算是黃龍玉中的次品。
郝偉利為高價買到這樣的劣質玉石傷心不已,這雷凱做玉石買賣時,也會以次充好,玉石市場還有什麼信譽可言。
郝偉利不死心,讓徒弟們按照自己原來的劃分,將這塊黃龍玉原石切割成五塊。
玉石被全部鋸開後,都是一個樣子,沒有哪怕一小塊優質黃龍玉。
用這樣的劣質玉石加工製作出來的大件玉器,誰願意買呀!這種質地的玉器,自己一個老字號匠人,怎麼好往出賣,這就是一塊砸牌子的石頭啊!
郝偉利心裡雖然這樣想,但6000元買回來的大玉石,總不能扔掉吧,郝偉利還是指導著徒弟們,用這五塊劣質玉石雕琢五件大玉器。
雕琢這五件大玉器,是郝偉利在賭買這塊大玉石的時候,就已經劃分好了的。就是按照這塊石頭的形狀,分彆雕琢製做一對敞口的黃龍玉瓶,一艘一帆風順帆船,一尊釋迦摩尼佛像,一尊觀音菩薩像。其中的釋迦摩尼佛像,有郝偉利親自雕琢製做。
這五大件玉器雕琢完成後,原來預定過大件玉器的一位廣東客商,到郝偉利的手工作坊裡看貨,儘管玉器製做手工精細,造型完美,雕琢到位,但因為這五件玉器石質太差,色彩晦暗,上不了檔次,廣東客商看不上貨,一件都沒有買。
一直到現在,三年過去了,這五件玉器還放在郝偉利家的作坊櫃台裡。
這種大件玉石,隻有商人和富貴人家能買,一般人很少問津。
劣質玉器賣不出去,相當於廢品。而雕琢製做這樣一件玉器,成本高,耗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