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地,您今天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林浩然一臉好奇地問道。
平日裡,林萬安若是沒有商務應酬,通常都會在晚上七點左右踏入家門。
而一旦有應酬,那更是可能拖到九點多,甚至十點以後才能見到他的身影。
但此刻,牆上的時鐘才剛剛指向下午五點半,這樣的時間點對於林萬安來說,實在是太過罕見了。
這樣的異常,自然讓林浩然感到既驚訝又好奇,心中不禁生出了許多猜想。
“我晚上有場電影慶功宴要出席,七點開始,我正打算回來換身更得體的衣服,浩兒,要不你也一起來吧,多接觸些商界的朋友,對你未來總是有益的。”林萬安溫和地回答。
“電影慶功宴?爹地,您竟然投資了電影?”林浩然驚訝地反問,顯然沒料到這一點。
“嗬嗬,隻是隨便玩玩而已,我以個人名義投了二十萬港元進去,占了個小股的百分之三十,電影上映後至今剛好一個月時間票房已經突破二百五十萬港元,賺的不多,主要是想給老朋友們一份支持,同時也算是給自己找點樂子。”林萬安笑著解釋,言語間透露出對老友的深情厚誼和對電影投資的輕鬆態度。
林萬安說的的確是實話,他所說的利潤情況相當實際。
二百五十萬港元的票房,看似不多,在這個年代卻已經很不錯了。
但按照行業慣例,電影的娛樂稅要交15%,院線分走47%,投資方通常隻能從中分取得不到40%的票房收益,即使算滿40%,這樣一算真正到手的不過是一百萬港元左右。
而林萬安個人以其30%的股份計算,最終能分得的也僅是這其中的三十萬港元左右。
投入二十萬港元,回收十萬港元,從表麵上看似乎利潤率頗為可觀,然而,考慮到票房基數相對較小,這樣的收益在龐大的電影製作與運營成本麵前,顯然難以支撐起“一夜暴富”的夢想。
小成本電影,的確可以憑借其獨特的口碑和創意火花,有可能突破重重障礙,贏得超乎預期的票房佳績。
然而,這樣的成功案例背後,也隱藏著無數因各種原因而黯然失色的作品,它們在市場的洪流中掙紮,最終未能逃脫虧損的命運。
尤為關鍵的是,香江電影市場的規模相對有限,這一現實條件極大地製約了電影項目的盈利空間。
比如今年的香江年度票房冠軍,總票房也不過是七百多萬港元而已,這對於那些渴望通過電影實現財富夢想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嚴峻挑戰。
至於邵氏電影、嘉禾電影這樣的業界巨頭,儘管它們擁有雄厚的實力和豐富的資源,但在競爭激烈的電影市場中,一年的利潤也往往有限。
因此,自重生至這個世界以來,林浩然便深諳其道,從未打算將過多的精力傾注於娛樂產業這片波濤洶湧的海域。
在他看來,股市的變幻莫測、房地產的穩定增值、進出口貿易的繁榮,以及製造業的堅實基礎,才是他通往財富巔峰的康莊大道。
至於拍電影?那不過是閒暇之餘的小試牛刀,一場場華麗的過場戲,雖能帶來片刻的掌聲與歡呼,卻難以承載他對於商業帝國宏偉藍圖的追求。
“好的,爹地,我這就去換身合適的衣服,稍後和您一同前往。這個慶功宴聽起來挺有意思的,我也想見識一下。”林浩然對這場慶功宴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