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上影節(2 / 2)

那就麻煩了,不但要等半年,由於分賬隻有25%,所以想要賺錢,就必須壓價。

就算壓價成功,也不一定能拿到批片名額,還得和中影或者華影搞好關係。有關係的,早就去歐洲三大買版權了,那邊電影多,還經常有打包出售的……

沒人買版權,好電影就不願意來,然後就惡性循環了。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歐洲那幫拍文藝片的導演,一整就上大尺度,彆說在中國上映了,展映都不一定讓你放……

所以隻有那些入圍不了歐洲三大的電影,才會考慮來上影節。

前提是組委會要包食宿……

久而久之,上影節就變成一個國內電影宣傳的陣地,好歹也是國際A類電影節,排麵還是有一點的。

比如薛小路,她就帶著紋章和《海洋天堂》過來了,這電影上周上映,首周票房才五百萬,眼看就要賠本,薛小路急得很……

楚囂沒什麼電影要宣傳,他是來參加論壇的。

今年上影節搞了一個“中國需要什麼樣的電影”的論壇,張國利主持,王曉帥、寧昊、路川都會出席,主辦方也邀請了楚囂。

楚囂本來是想打個醬油,和寧昊稍微接觸一下,聯絡聯絡感情,沒想到卻在現場看了一出大戲。

這個論壇其實就是讓大家討論一下,中國電影應該何去何從,是拍文藝片,還是拍商業片。

寧昊和路川率先發言,兩人都算是第六代過來的,也都走過電影節路線,現在都轉型商業電影,很有發言權。

寧昊是比較讚成走商業路線的,路川則是認為應該文藝和商業並存,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道路……

楚囂第三個發言,他比較讚同寧昊的說法。

“我覺得當務之急是把電影市場做大,隻有市場大了,才有各種類型電影的生存空間。這個是有跡可循的,好萊塢就是在做流水線商業電影之後,才稱霸全球的,然後反哺了獨立電影。”

“現在好萊塢獨立電影發展也很迅猛,很多A級演員都會選擇自降片酬,甚至不要片酬去拍文藝片衝獎,偶像也會去拍獨立電影磨煉演技,這才是良性循環。”

寧昊拍了拍巴掌,顯然很讚同楚囂的言論,“文藝電影一般都有觀影門檻,很多觀眾都邁不過這個門檻。那怎麼辦?我覺得應該大力發展商業電影,讓更多的觀眾喜歡上電影。”

“觀眾基數大了,他們可能就會有自己的偏好,到時候各種類型的文藝電影就有用武之地了。”

“沒錯。”楚囂接口道,“其實很多觀眾不是有觀影門檻,是連觀影習慣都沒有。2008年全國觀影人次隻有1.41億,而美國則是14億,是我們的十倍!去年商業電影大放異彩,觀影人次上浮45%,達到了2.04億,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我們要繼續保持……”

楚囂此話一出,全場嘩然。

他們真沒注意過這個數據,大家隻知道我們的電影市場和好萊塢有差距,但沒想到差距這麼大,美國人這麼愛看電影?

楚囂補充道,“美國人是真的愛看電影,這個觀影人次還沒統計dVd呢。可能會有人說這是因為口紅效應,但一支口紅可能不起眼,14億支口紅加起來,那就是天文數字。我們想要趕超好萊塢,就要從培養觀眾的觀影習慣開始……”

楚囂的發言讓大家都陷入沉思,然後王曉帥就開噴了。

“我說兩句。嗝兒……他們三個人的電影票房都過億了,但作為一個導演,我覺得他們太失敗了。”

“電影不僅是商品,更是藝術,還要承載電影人的使命……彆看他們坐在這侃侃而談,像年輕人的導師似的,但是我可以斷定,他們一定特彆羨慕我。”

“他們的壓力一定很大,如果下一部電影票房不過億,他們就失敗了。不像我,想拍什麼,就拍什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