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坐在昏暗的房間裡,四周堆滿了資料和文件,他的眼神疲憊但堅定。麵前的電腦屏幕上,各種數據和線索交織在一起,卻始終無法形成一個清晰的答案。
林宇揉了揉太陽穴,意識到自己一直以來的調查方式似乎陷入了某種困境。他開始反思自己的思維模式,是不是被既定的框架所束縛,導致忽略了一些重要的線索和可能性。
“我不能再這樣按部就班地思考了,必須要突破常規。”林宇自言自語道。
他決定先放下手頭的資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城市夜景,試圖讓自己的思緒從繁雜的信息中解脫出來。
林宇回想起整個調查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從最初的震驚發現,到一步步揭示出的陰謀碎片,他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巨大的迷宮之中,每一條看似正確的道路都可能是死胡同。
“也許我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這些線索,不能僅僅局限於表麵的聯係。”林宇心中暗想。
林宇重新回到桌前,拿起一張紙,開始隨意地寫下一些關鍵詞和想法,不再受之前的邏輯和順序的限製。
他首先寫下了“關聯人物”,然後在旁邊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林宇意識到,之前他一直試圖從這些人物的背景、行為和動機來推斷陰謀的全貌,但也許他應該反過來思考,這些人物為什麼會被選中參與這個陰謀,是不是他們身上有著某種共同的特質或者弱點,被陰謀的策劃者所利用。
接著,林宇寫下了“技術漏洞”。他一直在思考如何修複這些漏洞,以防止陰謀的進一步發展,但也許他應該思考一下,這些漏洞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出現,是不是有人故意製造了這些漏洞,來引導他的調查方向。
林宇的思維越來越活躍,他又寫下了“時間節點”。之前他隻是關注這些時間節點上發生的事情,但也許這些時間節點本身就有著特殊的意義,是不是與某個重要的事件或者計劃相關聯。
在這種自由的思考過程中,林宇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一直認為陰謀的目的是針對智界集團,但如果這隻是一個表麵現象,真正的目標其實是整個行業,甚至是更廣泛的領域呢?
“這個想法太瘋狂了,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林宇感到自己的心跳加快。
林宇決定深入探究這個想法。他開始查閱大量的行業報告和相關資料,試圖找出一些蛛絲馬跡來支持自己的假設。
在這個過程中,林宇發現了一些之前被他忽略的細節。比如,在陰謀發生的同期,行業內的一些其他公司也出現了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問題,但如果把這些問題聯係起來,似乎形成了一個更大的格局。
林宇又開始重新審視那些關聯人物的社交網絡和人際關係。他發現其中一個人物與一家神秘的研究機構有著微妙的聯係,而這家研究機構一直在進行一些前沿但頗具爭議的研究項目。
“難道這之間有著某種關聯?”林宇的眼睛亮了起來。
林宇決定冒險接觸這家研究機構的一位內部人員。通過一些迂回的方式,他終於與這位名叫大衛的研究員取得了聯係。
在一個偏僻的咖啡館裡,林宇見到了大衛。
“大衛,我知道這很冒險,但我真的需要你的幫助。”林宇開門見山地說道。
大衛顯得有些緊張,但在林宇的真誠和堅定的眼神下,他最終還是決定透露一些信息。
“我也一直在懷疑我們機構的一些項目,但我不敢聲張。”大衛壓低聲音說道。
林宇從大衛那裡得知,這家研究機構正在進行一項關於人工智能與社會控製的研究項目,而這個項目的資金來源和背後的支持力量都十分神秘。
“這會不會就是陰謀的真正目的?”林宇的心中充滿了疑問。
林宇回到自己的住處,繼續深入思考。他開始將人工智能與社會控製這個概念與之前所發現的陰謀線索進行整合,一個更加驚人的猜想在他的腦海中逐漸形成。
他想到了陰謀者可能的終極目標,不僅僅是獲取技術和利益,而是通過控製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對社會的大規模控製和操縱。
“如果是這樣,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林宇感到一陣寒意。
但這個猜想還缺乏確鑿的證據,林宇決定再次深入調查那家研究機構。他利用自己的技術手段,試圖獲取更多關於那個項目的內部資料。
然而,這次的調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研究機構的網絡防護極其嚴密,林宇多次嘗試突破都以失敗告終。
“不能就這樣放棄。”林宇咬了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