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發現自己在公司的社交活動中逐漸被排斥在外,這讓他獲取有用信息的渠道變得愈發狹窄。
公司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年度派對,以往這是同事們交流、放鬆和拓展人脈的好機會。林宇原本也期待著能在派對上與大家建立更緊密的聯係,為自己的調查尋找一些線索。
當他走進派對現場時,立刻感覺到了氣氛的異樣。以往熟悉的同事們看到他,眼神中不再有往日的熱情,而是迅速轉移視線或者故意避開他的目光。他試圖主動與人打招呼,卻發現大家隻是禮貌性地敷衍幾句,然後借故離開。
林宇端著一杯酒,獨自站在角落裡,心中充滿了失落和困惑。這時,他看到幾個平時關係還算不錯的同事聚在一起談笑風生。他走過去,想要加入他們的談話。
“嗨,大家在聊什麼呢?這麼開心。”林宇試圖打破尷尬。
然而,同事們的笑容瞬間消失,其中一個說道:“沒什麼,就是隨便聊聊。”
另一個同事則直接說:“林宇,你還是自己去彆處吧,我們不想和你說。”
林宇的臉色變得很難看,他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在隨後的抽獎環節,林宇幸運地抽到了一份不錯的獎品。但當他上台領獎時,台下沒有掌聲,隻有一片沉默和冷漠的目光。他拿著獎品走下台,感覺自己像是一個局外人。
又有一次,公司組織了一個戶外拓展活動。林宇滿懷希望地參加,想著也許在這樣輕鬆的氛圍中能夠改善與同事們的關係。
活動中,大家分成了幾個小組進行比賽。林宇所在的小組,其他成員對他的存在似乎毫不在意,分配任務時也把最輕鬆、最無關緊要的部分交給他。
“我可以承擔更重要的任務。”林宇主動說道。
“不用了,你做好這個就行。”小組組長冷漠地回答。
比賽過程中,小組遇到了困難,林宇提出了一些有建設性的建議,卻被大家直接忽視。最終,他們的小組成績不佳。
“都怪林宇,要不是他,我們也不會輸。”有人在一旁小聲抱怨。
林宇感到無比委屈,他明明是想幫忙,卻被當成了拖後腿的人。
公司的午餐時間,原本是大家交流想法和信息的時刻。林宇坐在餐桌旁,試圖參與同事們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