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故宮(2 / 2)

現在的稿費標準已經出台:文藝類作品每千字10一20萬元,詩歌每20行算1000字,曲藝每40行算1000字;

歌曲的詞曲作者各10一20萬元;電影劇本每部3000萬元一8000萬元,也有超過1萬萬元的。

各級報紙則根據級彆製訂出相應標準,大多根據類彆以篇計酬,比如新聞消息類、通訊類等,報社內部的編輯、記者在本報發表的文章不計稿費。

孫誌偉覺得這除了歌曲確實優秀的原因,也有孫老的因素在裡麵,不然,他一個新人的投稿不可能有這麼高的稿費。

對這次收入的40萬塊,他十分高興,這是自他來到這個時代後,獲得的第一筆合法收入,自此,他手上的現金餘額增加到60多萬。

-----------------

11月初的時候,上麵發下來一則緊急通知,號召所有單位和個人積極參與到故宮保衛戰中,保護國家文化遺產。

通知寫的文縐縐的,孫誌偉沒看明白到底怎麼個保衛法。

結果過完年沒多久,大隊就下了通知,讓大家每天抽出半天時間,參與到故宮的清理中來。

原來自清帝24年搬離,那裡就如同被廢棄了一般,如今雜草叢生,哪裡還有一點世界上最大宮殿的樣子。

彆的不說,就說文物流失就達數萬件,這還是經過幾次大規模的保護之後得出的數字。

這些丟失的文物,有的被賣掉,有的被偷走,還有的被當成普通物件流落在故宮周圍,甚至有不少就散落在宮殿的各個角落被塵土掩埋。

如今的故宮就好比一個老房子,越是沒人住,越是容易破敗。20多年過去了,沒有撥款,沒有維護,很多建築都在快速的衰敗。

其實,不管是誰的屋子,隻要有人住在裡麵,不管怎麼使用都很難損壞,可一旦沒人住了,損壞的就很快。

按理說有人住的時候應該破壞的更快才對,結果恰恰相反,也不知道是個什麼原理。

如今,這個破敗的故皇宮就應該來了一大批人,他們帶著各種工具前來清理這個老房子。

他們有的打掃,有的清洗,有的維護,有的修複,各司其職,讓這個沉寂了多年的宮殿又一次喧鬨了起來。

孫誌偉所在的大隊被分派在乾清宮做基礎清理工作,其實就是除草啊、抹灰啊、洗地啊之類的雜活,跟學校裡大掃除乾的差不多。

這次孫誌偉是大隊指定的領隊,他給大家分工完畢後,又開了個短會,說明了一下清掃時要注意的地方。

“同學們

,這裡就是古代皇帝日常辦公和睡覺的地方,有些東西看著很普通,但很有可能是珍貴的文物,所以我們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地麵、牆壁、家具、柱子都不能直接潑水,我們第一遍清理的時候,如果有的地方弄不乾淨,大家不要硬扣硬鏟,而是做好記錄,等其他工作人員來做二次清理。”

“為什麼這麼說,舉個例子:比如這個紅色的柱子,上麵用的油漆造價很貴。”

“如果你看到上麵一個黑點不好擦,就用鏟子給他鏟掉了,順便把黑點下麵的紅漆也鏟掉了。”

“結果需要以後重新刷漆,那就會多花國家很多錢。”

“再比如,看到一本舊書,上麵很多臟東西,如果你用濕毛巾擦拭,很可能破壞裡麵的文字、內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