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們晚上要忍受寒冷,還要忍受饑餓。
沒有油水的食物消化快,常常半夜凍醒後就餓得慌。
乾部、戰士同樣的夥食,沒有特殊化。
唐政委、高團長每晚也飽受寒冷、饑餓困擾,所以每人都瘦成一道閃電,臉上黑紅黑紅的,沒誰是油光水滑的。
“政委、團長!我想到一個辦法!”馮素蓮湊過來。
“啥辦法?”唐政委露出驚喜。
“大豆榨油!”馮素蓮低聲道。
“大豆榨油?”在場幾人驚了,可真敢想!
沒榨油工具不說,得多少大豆才能榨出油,剩下的豆餅太浪費!
“嗯!大豆榨油可劃算了!”馮素蓮有前世記憶。
“怎麼個劃算法?”幾人全盯著她,聽不得油水二字。
“嗯,一百斤豆子能榨十幾二十斤豆油,剩下的豆餅泡一泡,還能熬豆漿,還能點出不少豆腐。
就連剩下的豆渣,咱們也能吃或做豆醬!一丁點兒都不浪費!
算起來,同樣的豆子,比單純磨豆漿、點豆腐多出十幾二十斤豆油!”馮素蓮算道。
“真的?”唐政委撓撓頭,乖乖,真要是這樣,好像是挺劃算的!
隻是印象中怎麼那些榨油後的豆餅都喂牛喂馬了?以至於有種認知誤區,覺得大豆榨油太浪費。
“當然!”馮素蓮肯定地點頭。
前世村官黃毓秀帶領村民們開辦的豆油廠就是這麼利用的。
大豆全身都是寶,幾次榨取後的豆渣,沒人吃才拿去喂牛、喂雞或漚爛做田肥。
“要不要試試?”唐政委很是心動,“可惜大豆沒剩多少,要不還真想試試!”
“我們一營還有些,咱們湊一塊試試?”陸遠平開口。
隻要能提高戰士們的夥食,都想試試。
十幾二十斤油可讓戰士們多吃幾頓帶油水的,冬天的豆腐放在室外凍成凍豆腐,可以慢慢吃。
豆渣烙餅、做豆漿、蒸菜都好吃。
“嘿,試試就試試!”高團長一拍大腿,果斷道。
“老陸,你們營的大木鋸還在嗎?鋸棵老樹做榨油機。”
“留了兩把,其餘的上交了。”陸遠平笑嘻嘻道,這些工具可以報損耗。
“行啊,置辦起家當了!”高團長搗了陸遠平一拳頭。
“有備無患嘛,誰知道後麵會到哪裡修路,有大木鋸,方便多了!”陸遠平笑道。
“成,說好了,你們回去做榨油機!”幾人說乾就乾,開始商討具體步驟。
“政委、團長,要不咱們兩處合作一處紮營?”陸遠平提議。
“荒野上太冷,不如擠一塊兒,相互取暖,咱們從中間往兩頭修路,提高速度。”
“這主意不錯!”高團長甚是讚同。
“嗯!行!”唐政委想不到更好的。
荒郊野外,寒風呼嘯,夜裡零下十幾二十度,抱團取暖是最簡單、便捷的辦法。
十公裡不到,不過半個月就完工,沒必要來回搬動。
最終選定在幾公裡外的幾個小山頭處紮營,多少還是能擋一點兒風,那裡正好有條溪流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