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大臣紛紛站出來反對林典的觀點,他們認為這種做法過於冒險,可能會引發更大的動蕩。
“林大人,您這是在逼迫陛下做出難以承擔的決定。我們必須考慮到整體局勢,不能僅僅因為一時之氣就輕舉妄動。”
一位年長的大臣憂心忡忡地說道。
女帝坐在龍椅上,聽著大臣們的爭論,臉上的表情顯得疲憊而不悅。
“林大人,你的擔憂朕了解,但如今局勢複雜,我們不能輕易動武。燕王若是真的反叛,大夏將麵臨巨大的挑戰,這是我們能輕易承受的。”
林典並未輕言放棄,他的堅持讓朝堂上的氣氛越發緊張。
他再次強調:“陛下,臣認為現在正是表明我大下決心的時候,若我們繼續忍讓,恐怕會被外界視為軟弱。”
宰相此時也站出來緩和氣氛:“林大人,請您三思。目前我們需要的是冷靜和謹慎,不能因一時之怒而做出決策。”
朝堂上的議論聲此起彼伏,大臣們各抒己見,但大多數的聲音都是對林典的觀點持反對態度。
最終,女帝歎了口氣,擺了擺手:“今日的朝議到此為止。林大人,你的建議朕會考慮,但目前還不是采取行動的時機。大臣們,都退朝吧。”
林典雖然不滿,但也隻能遵從女帝的命令,悻悻地退下。
然而他並沒有就此罷休。
在又一次的朝會上,林典繼續他的一貫做派,堅持主張對燕王采取強硬措施。
他的聲音在朝堂上回蕩,充滿了堅固執和急切:“陛下,如果我們繼續軟弱下去,大夏的威嚴何在?這可是我們樹立威嚴的大好時機,這一戰要是成功了,足以震懾所有諸侯!”
然而,這次的激烈發言顯然觸動了女帝的底線。
女帝的麵色一沉,聲音中帶著明顯的不悅:“林典,你這是何意?朕的耐心也是有限的。你再這般囂張,就退下去。”
林典震驚,隨後麵露委屈:“陛下,林某無非是忠心耿耿,為大夏著想。不管陛下對林某怎麼看,林某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
女帝冷哼一聲,顯得愈發生氣:“既然如此,朕就不客氣了,朕命你立刻滾出去,彆再出現在朕的眼前。”
林典裝作受傷的樣子,聲音中帶著一絲悲憤:“陛下明鑒啊,林某雖愚笨,但一心一意隻為大夏著想,您若讓臣滾,臣滾就是了,以後保證不出現免的讓您看了煩心……”
誰知林典的話剛落,女帝的聲音便更加冷厲:“林典,你以為自己是誰?竟敢在朕的朝堂上如此放肆!朕今日就讓你明白,無論你功績如何,沒了你,大夏照常運轉。朕現在就將你發配西塞,去那裡好好清醒清醒吧!”
朝堂上的大臣們頓時嘩然,許多人對林典的命運感到惋惜,也有人暗自竊喜。
林典,這樣一位圓滑又深受女帝寵信的人,竟然因一時之氣而被貶至邊陲。
林典站在那裡,臉上露出一絲複雜的表情,既有委屈又似乎有些釋然。
“陛下,既然您決心以下,林某隻能遵命。但林某要說的是,朝廷若真無人能明辨是非,大夏日後必有大亂。望陛下三思。”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種難以捉摸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