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楚生對林詩的感慨頗有同感,畢竟他們是最早一起開始打拚的。
到現在他還記得第一天跟她兩人從杭城的批發市場把燒烤車推回去的那一幕。
“有這感覺也正常。”蕭楚生笑了笑,說道:“畢竟咱們這個暑假做的事太多了,一口氣把彆人花一年,甚至很多年才敢做的事都給做完了。”
“嗯……”
林詩自然明白小壞蛋的意思,換成彆人,即便巧合做了跟他一樣的生意,賺到了一樣的錢,但大概率也不會像他一樣立刻把錢拿出來投進彆的產業進行擴張。
可以說,小壞蛋這個暑假幾乎是賺到錢就花出去,立刻成倍進行新的擴張。
一個行業飽和,立刻換另外一個。
一般人可沒這個魄力,都會留一部分錢在手裡以備不時之需。
但風浪越大魚越貴,這也是為什麼小壞蛋現在手裡的錢能多到已經無處可花的原因。
他是多處開花,而且每個行業的投入成本都不高,回報卻是成倍穩賺不賠……
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
不過到最近嘛……其實小壞蛋的擴張欲望好像變弱了。
沒錯,蕭楚生現在擴張其實已經暫時進入了“瓶頸期”。
當然,不是真“瓶頸”,而是一種意識。
蘇滬杭對於各種品牌以及行業都具有戰略意義,所以無論如何,大家也都會砸錢試圖開辟市場。
所以蕭楚生此刻並不適合過早進行大範圍擴張試圖徹底壟斷餐飲行業,隻適合進行早期布局。
在維持體量和利潤平衡方麵得做好,畢竟後麵還有金融危機的衝擊。
換言之,擴張可以有,但……不適合做出頭鳥,悶聲發大財才是最好的。
尤其是奶茶店,現在兩家奶茶店雖然火,但也隻是火,僅此而已。
具體能賺多少錢,賣了多少杯,這些數字蕭楚生根本沒有拿出去營銷。
說白了,這些數字其實消費者根本不關心,他們隻關心哪家好喝,哪家性價比高。
賣多少,賺了多少,這是資本才關心的。
拿這些數字出去營銷的目的,也就是為了吸引那些大資本給他們進行投資。
然而蕭楚生目前沒打算擴張,更不希望大資本在前期進來摻和。
因為在物流體係和移動互聯網具備規模之前,隻會白白便宜這些資本。
他們隻需要花很少的錢就能換到相當可觀的份額。
蕭楚生又不是人傻錢多的主,怎麼可能讓他們這麼玩。
目前就是首先用手頭的餐飲業務先逐步拿下蘇滬杭三個市場的一部分客流量最高的地區。
這些地方可以源源不斷提供可觀的資金,能讓蕭楚生後麵做事不用擔心兜裡缺錢。
這就是他的底氣,畢竟一般很少有哪個人會像他這樣剛創業就跨幾個行業搞事的。
不說能不能成功……首先就沒那麼多資金入場。
某隻畜生隻能說……帶著版本答案就是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