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且不提殺錯人的張飛這邊,陳敬在錢唐待了幾天,聞訊而來的人也不在少數。
尤其在張飛大顯神威大破嚴與之後,陳敬更是接見了兩個重量級人物。
其中一人,名叫張紘。
張紘也是廣陵人,並且同樣是天下知名的名士,與張昭並列。
原本,張紘還受托要照顧孫策的家眷,不過早在陶謙還活著的時候,孫策就拜托呂範接走了自己的家眷。
因此,還害得呂範被陶謙當成了袁術的內應,好在最後是化險為夷了。
可是張紘來投,陳敬手底下又沒有啥官職給他,便先把他安排在附近的餘杭縣,當個縣令。
張紘還是個好脾氣的,當時孫策也沒經過他同意,丟下家眷就走,他還是幫孫策照顧到位便可見一斑。
既然投靠了劉備,那也不管陳敬安排的什麼官職,先好好乾再說。
第二位賢才,名叫全柔。
全柔是錢唐本地人,在東漢時期就舉孝廉任尚書郎右丞,論名氣也不比二張差。
陳敬給了他一個富春縣的縣令,也是讓全柔先乾著再說,等以後地盤大了,才方便分蛋糕。
全柔也是好說話的,當即就應下了,陳敬也相當誠懇地請求將全柔的兒子全琮送往廣陵,由劉備親自指導。
剩下還有沒什麼重量的,一位是高岱。
在曆史上沒什麼名氣,但是對於現在的徐州人而言,還是有些知名度的。
一是因為他曾經為了前任吳郡太守盛憲,一路疾馳到徐州,請陶謙發兵救援。
因此,陶謙還把他當做是今世的申包胥。
巧的是,陳敬剛來揚州,就被人認為是今世的伍子胥。
伍子胥和申包胥在曆史上就有過交集,還可稱摯友。
伍子胥逃離楚國前甚至去找過申包胥,當著他麵說要覆滅楚國。
而申包胥即便心向楚國,但從頭到尾沒有出賣過伍子胥。
卻也可惜二人最終分道揚鑣。
一個為了複仇,可憐白發生,投靠吳王闔閭,又與兵聖孫武結交,最終攻滅楚國,把楚平王從墳裡拉出來鞭屍。
而除了楚平王之外,其餘楚國宗室,伍子胥動都沒動。
另一人,為了複國,星夜奔往秦國求援。
哪怕被拒絕,申包胥依舊在秦城牆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進,終於感動了秦國君臣,派出援兵。
成功複國之後,申包胥卻拒絕了所有封賞,歸隱山野。
最後的記載,是他出現在了越滅吳之戰前,與越國交好。
當時,吳王夫差已經逼迫孫武遁走,又逼死伍子胥,將其沉屍錢塘江。
很難說,申包胥是不是為了摯友才出現的。
實際上,那時的他也是個將死之人了……
但申包胥再怎麼說,至少以目前的記載而言,應當是壽終正寢,可高岱,卻是死於孫策的自尊心。
好在這次他有眼識泰山,投奔了劉備。…。。
陳敬便把高岱安排到了婁縣,大概是後世昆山的位置,也是先從縣令做起。
最後一位,也是避禍江東的人才,名叫陳矯,是正兒八經廣陵陳氏的子弟。
不過,這位並沒有打算留在吳郡做事,而是想要直接回廣陵去見劉備去,隻不過是來跟陳敬打個招呼。
陳敬也很給麵子地幫人寫了封信,一方麵表達一下現在的狀況,另一方麵,就是重點推薦一下陳矯。
回老家辦公也不是啥特殊要求,現在江東的環境並沒有多好,陳矯想要回家,陳敬自然也隻能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