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誤會,這一次不是陳敬開的口,而是陳登。
似乎是陳敬的這個口頭禪影響到了他,他馬上又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外患暫且不提,內憂該怎麼辦?若是我軍空虛,城中有人叛亂……”
這也是先前陳登勸說劉備的話。
事實上,他也的確是這麼認為的。
原曆史之中,劉備陷入窘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丹陽兵中的曹豹等人叛變了。
裡應外合之下,才讓劉備無家可歸。
但是,陳敬早就有所預料了。
他看向劉備,正打算說出解決辦法,卻沒想到劉備突然一拍大腿,說道:“我意已決!依仁傑之言出兵曹操,徹底了斷曹操與徐州的恩怨!”
陳敬呆住。
他還沒來得及說話,陳登便替他問道:“使君……若是徐州叛亂……”
他欲言又止。
以陳登跟劉備的交情,既然劉備打算出兵對付曹操,那他便會支持。
可是,劉備卻主動解釋了。
“徐州是徐州人的徐州,這個徐州,有狼子野心之人或許有一百,有一千,可是徐州人卻有數十萬之眾!我今以誠待徐州民眾,徐州百姓難道不能以誠待我嗎?”
陳敬:“……”
他目光呆滯,注視著劉備,目光好似看到了原曆史之中,在當陽長阪坡,麵對兵敗如山倒,麵對當真如虎豹一般凶猛的虎豹騎,麵對十萬啼哭著的婦孺,毅然決然地說出那句——
“凡成大事者,必以民為本!”
“凡成大事者,必以民為本!”
陳敬忍不住複述了一遍。
若按照某些人的說法,此刻他的眼中,或許當真有光!
原來史書沒有騙他,眼前這位出身貧寒的英雄,真的值得他去相信!
既然如此,那他不妨,便信他一次!
陳敬歎了一口氣,起身理了理衣服,問道:“使君先前所說,意欲請敬擔任長史之事,不知是否還作數?”
“當然!”
劉備也察覺到了陳敬的態度轉變,又怕他再變心,馬上應聲道:“不論是長史,還是哪國國相,太守……隻要仁傑開口,備,必定會竭儘全力!”
“若是我想做大漢國相呢?”
陳敬開了句玩笑,隨後又馬上正色道:“正如劉使君所言,劉使君以誠待我徐州百姓,我徐州百姓又怎能不以誠待君?”
說罷,陳敬又單膝下跪。
“徐州彭城國升鬥小民陳敬,陳仁傑,拜見劉使君,拜見……主公!”
主公這個稱呼,按照《三國誌》記載,應該是劉備陣營對劉備獨有的稱呼。
而在此時,這個稱呼應該還沒有出現。
但這個稱呼的意義也相當明顯,陳敬喊出這兩個字,便意味著,他決定正式加入劉備的麾下!
劉備一臉茫然,他也不知道是自己的哪句話得到了陳敬的認可,但此時,劉備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劉備趕忙把陳敬扶了起來,握住陳敬的手臂,激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