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元年,八月,劉備又升堂議事。
“……溫侯得知曹操屠殺徐州,心中憤恨,這才入主兗州,意圖為徐州百姓做主,奈何曹操實在難纏,占據三城,卻還始終與我等作對。溫侯又以為,為徐州報仇,最好還是由徐州人親自動手……”
被呂布派遣來的使者洋洋灑灑講了一大堆,反正核心就是一句話:我們是為了幫你們才跟曹操打起來的,現在戰事陷入了僵局,你們必須要來幫忙!
這特麼……
劉備好懸沒有被對方給氣笑了。
什麼話,激戰正酣的時候你們來了,我還能承個禮,人我都打跑了,你們才混水摸的魚,真當我是老好人?
但是徐州現在百廢待興,劉備也不敢貿然跟呂布鬨翻,隻好先把使者安頓下來,再派人去把手下的文武們請來議事。
等人到了之後,劉備又是一愣:“三弟跟仁傑呢?”
老夥計簡雍出列回答:“翼德昨天去找仁傑喝酒了,現在也不知道在哪兒。”
“至於仁傑……他說,徐州跟曹操的之間的仇恨,可能會影響他的判斷,所以就不來參與議事了。”
劉備沉默。
他看著自己手下這些人。
首先是文臣之首,現在已經換成了陳登。
本來,他是想讓陳敬來當這個文臣之首的,陳登也樂意。
卻沒有想到……
人家似乎根本並沒有把心放在他這兒。
這讓他有些沮喪。
但是,英雄之所以是英雄,便是因為他們不會沉湎於自怨自艾,而是會低下頭,繼續砥礪前行。
“元龍,你先說,我們應該出兵嗎?”
“不當!”
陳登還是能置身事外的,反正曹操屠徐州,刀也沒伸到他頭上。
像他,就能直接從客觀的角度分析問題。
“現在徐州內憂不斷,開陽和琅琊國那邊都還沒有消息出來,貿然出兵,若是有狼子野心之人趁機發動叛亂……”
劉備頷首。
陳登說得也有道理,徐州畢竟沒有真的步騎兵十萬,動手動腳都會有些桎梏。
也虧得張飛不在,不然他多半會問:“咱們不是有步騎兵十萬嗎?咋還怕叛亂?”
彆誤會,張飛隻是對所有敢忽悠他大哥的人甩臉色罷了,實際上他跟陳登的關係還不錯。
文臣說完,再看看武官這一列。
以曹豹為首的丹陽係武將,皆是黑著臉,也不說話,也看不出他們打得什麼主意。
實話實說,他們的丹陽兵在與曹操的戰鬥之中損傷慘重,對曹操不恨是不可能的。
但到了他們這個階段,同鄉情誼肯定是遠遠比不上自己的地位了。
現在劉備什麼情況?
手底下最靠譜的還是丹陽係,到時候打起仗來還是讓他們丹陽係打前鋒。
等丹陽係打完,他會不會卸磨殺驢?
曹豹等人以己度人,又哪敢跟著出去打仗?…。。
看著他們一張張黑臉,劉備也懶得聽他們的建議。
“元龍既然認為不去比較妥當……那我們,該怎麼回應呂布的使節?”
這呂布雖然不是內憂,但也是外患。
萬一他們拒絕不當,惹惱了呂布,回頭呂布一怒之下又跟他們宣戰,又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