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思鄉(2 / 2)

曼才,即嚴畯,在曆史上或許算不上有名,但確實潮汐學的奠基人,有著旁人難及的聰明才智。

“我是彭城人。”

嚴畯歎了口氣,說道:“劉使君算是為我報仇了……我能察覺得到,他這麼做,是為了招攬徐州士人。”

“既然如此,我是必須要走上這一遭的,我的才能能否為劉使君所用,那是之後的事情。”

說罷,他又反問道:“子山,那你呢?我知道你能忍,但你也不想一直留在這裡受辱吧?徐州,畢竟是咱們的故鄉啊!”

子山,即步騭。

這位就不需要贅述了,孫吳名臣,名氣可比嚴畯和剛剛那個砸瓜的加起來還要大。

更重要的是,他還有一個妹妹,日後成了孫權的皇後。

“你們都打算回去……那我也跟你們一起回去罷!”

步騭看了一眼嚴畯。

原本他們是一起出來遊學,正巧聽說徐州發生戰亂,便不得已留在了江東。

常年不回家,誰說他們又沒有思鄉之情呢?

“好!”

砸瓜那人更是大喜,又一次性砸了好幾個瓜,大聲道:“既然咱們決定要回徐州去了,這些瓜也用不著了,咱們今天便乾脆吃瓜吃到飽罷!”

這人名叫找人名叫衛旌,字子旗,也是吳國名臣。

……

除此之外,還有人坐在車上,望著前方的大船,突然歎了一口氣。

“算了!還是家鄉好!”

說罷,便招呼著駕車的隨從,“回家!”

“回家!”

人與人之間還是不同的,就比如這位,早在天下大亂之前就有了莫大的名聲,此時雖然已經年近中年,但卻依舊還是年富力強的時候。

畢竟,他還有五十年左右的壽命。

他的名字叫做張昭,字子布,著名的江東二張之一。

而他,實際上是徐州彭城國人,算起來跟陳敬還是老鄉。

跟嚴畯的想法一樣,劉備處決了這一批俘虜,算起來是為他們報了仇,那麼不管是否要投效於他,總歸得禮節性地回去見他一麵。

再者,那位守住了即丘的陳仁傑,似乎也是彭城人。

在這個時代,鄉土情總是難免的。

哪怕,張昭放在後世也算是江蘇人。

而此時的劉備,尚且不知道自己的名聲已經到了這種地步。

他在接任了徐州牧之後,並沒有急著返回徐州的治所下邳,而是繼續留在廣陵,把那一萬俘虜安排好了。

現在不一樣了,現在當了徐州牧,劉備手底下的賢才更多了,有了把事情分發給旁人的權力。

於是,劉備便委任陳登,讓他給這一萬俘虜分發無主之地耕種,耕種之後的糧食五五分成,不收稅。

陳登的眼珠子差點被嚇掉了。

不是哥兒?

他們是來受罪的啊!你給他們發福利呢?

五五分成?

他們當普通農民的時候能有這好事兒?

現在當了俘虜,成了罪人,居然比當一般農民過得還樂嗬?

這天下不得亂套了?

於是陳登堅決不受,這件事就這麼擱置了……

重樓百尺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