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討論無果,被人扣帽子(加更求月票)
2012年2月1日,農曆大年初十,何方帶著幾個中方主創與幾個好萊塢明星告彆,然後在機場兩方分彆登上了一個朝東一個朝西的截然相反方向的飛機。
到了京城,何方告彆了範兵兵、吳京與侯勇,然後坐上車回到了京城的彆墅。由於是悄悄回來的,所以沒有記者得到消息這也就方便了他們各自的行程。
之後湖影的總經理王鐵軍作為湖影的此次全議的代表過來找何方聊了一下第二天的會議情況了,這次還是召集了不少人來的,有民營影視公司的,有國有電影集團的,還有院線代表的,更有相關的學者教授,還有各個影視協會的……
何方都沒想到上頭的搞的聲勢這麼大,這是對他方案的重視啊,這是好事。
王鐵軍也沒有打擾太久,兩人商定了一個大致方向後他就離開了,他也得去修改他的發言稿。
到了晚上的時候何方還是就第二天的會議準備了一些材料,他做了兩手準備,寫了一個發言稿,做了一個PPT。
因為他不知道明天的會議是務虛還是務實,如果務虛那就照著發言稿念,如果務實那就拿PPT出來講乾貨。
做完這兩手準備,何方便好好的睡了一覺,第二天早早的起來在院子裡打了一套太極拳,打有略有些滯澀,還是跟這段時間消耗掉太多精力有關。
當然,他也跟童為東練了一些‘拈花飛鏢’的基本功,就是練甩腕的技巧,他也羨慕童為東那種隨便拿起一樣東西就飛鏢一樣的甩出去傷人的本事。
這種東西就是練著好玩,現代這個社會了練這玩意沒啥用了。
練完晨功,何方吃了個早飯,然後就讓童為東開著車去開會了,順便去到賓館接了王鐵軍。
“何方呀,我問了洪秘書,說今天的會議務實,他說你可以講PPT沒問題。”王鐵軍一上車就與何方說了一下這個事。
“呀,辛苦王叔幫我問了,幸好我做了兩手準備,務實務虛都沒問題。”
“新的大領導喜歡實乾,現在都在往務實上做事。所以務虛的事以後再說吧,洪秘書讓我轉告你,拿出點乾貨來,這次上頭是想來點真的的。”
何方點了點頭,摸出煙盒,給王鐵軍遞上一支。
“那我明白了,王叔。”
很快,他們就來到了大院,被保安攔下,然後王鐵軍給洪秘書打去電話後就讓他們進去了。
來到會議室,好多的人都到了,人不少,有四五十個。
有影視圈的一些代表,有各相關部門的主任級以上的領導,何方都不認識,有些人還是王鐵軍以及韓三平或於冬等人代為引薦的。
九點一到,部裡領導與總局領導一起到場,眾人在鼓掌歡迎之後,會議就開始了。
秘書長作為主持人,介紹了一下此次會議的主旨思想與流程。
“……影視行業自93年開始市場改革及01年院線改革以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取得矚目的成就。但是影視行業也迎來了新的挑戰,何方同誌作為一線的導演與從業人員就這些挑戰向部裡寫了一份報告,部裡很重視,因此這次會會議主要討論一下何方同誌的報告可行性以及影視行業發展的一些方向與挑戰。”
“下麵,讓我們先聽取一下何方同誌的闡述,然後再聽取大家的討論。有請何方同誌發言。”
“啪啪啪……”眾人鼓掌。
麵對這樣的會議,何方還有點不習慣,太嚴肅了。
何方打開他桌前的話筒,然後點開PPT。
“……”一連串的尊敬的某某之後,他就開始進入到正文裡麵了。
“……當前我國的影視業遇到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這個機遇就是隨著國內經濟增長,居民對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日益旺盛的需求的增長。這裡有一個表,分彆列出了近十年來我們票房增長的曲線,以及影視廣告收入的增長曲線……”
“而根據經濟學家的預測,十年之後我國的經濟總量在2022年時將增長到17萬億美元以上,而我們的影視行業的產值將達到萬億規模。分配到電影票房這一塊會達到700億人民幣以上,電視劇規模……”
“這麼大的增長市場是我們未來影視行業的大機遇,但是,如何抓住這個機遇從這個機遇中奠定好我們影視行業的發展基礎,這需要一係列的政策與製度來保駕護航。”
“大家都知道我與湖影集團一起搞電影工業化,目前初見成效。可是這初見成效的基礎是在一係列的新製度下誕生的,而不是把錢扔進市場自由增長起來的。”
“隨著我最近剛上映的電影《環太平洋》的火爆,一些市場資本對於影視行業的發展也是磨拳擦掌,紛紛想進場分一杯羹。這樣的情形好不好?當然好,而且我相信大家都歡迎。因為沒有資本的注入,許多的發展都是突談。”
“但是,如果讓資本注入後隨意不管,那也會是災難。這裡我舉幾個好萊塢發展例子……”
接下來何方講了幾個好萊塢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資本操縱的例子,權色交易的例子,洗錢偷稅的例子,金融衍生的例子,還有意識形態輸出與行業壟斷的例子。
特彆是意識形態輸出及行業壟斷的例子何方講的非常細,因為這個事態當下還在好萊塢蔓延,那就是好萊塢的政治正確,他們宣揚少數跨性彆群體正當性,他們宣揚大麻等物品的合法性等。
“所以,如果我們對接下來國內影視業大發展中的資本湧入放任不管的話,那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會看到這些亂象:”
這時何方指了指PPT上列舉的一些亂象。
“一,如果有人拿著影視項目去做成衍生金融品在民間圈錢,比如某一個大電影視項被某些公司分成十萬塊錢一股然後賣給普通老百姓,然後通過這種非法集資的方式可以輕鬆圈錢幾十億上百億,而一部電影的票房都撐不起幾十億上百億,更何況利潤呢?所以這是一種借電影集資而乾彆的買賣的勾當。一旦爆雷,集資者跑路,那這就不僅是金融大事件更是會對影視行業的發展產生巨大的衝擊。”
“二,影視明星有聚眾及吸金效應,有些人會利用影視行業明星圈錢快的特性包裝出一些長得帥氣,長得漂亮,而業務能力不達標的藝人,讓他們成為了明星,然後通各種代言、影視作品來進行變現、圈錢。
比如為了讓這些藝人的身價暴漲,他們自己開發影視項目,然後給這些藝人開出高片酬來哄抬身價,再買大量的粉絲作為人氣支撐,最後用這個身價與人氣去搶代言、搶影視資源、搶商業活動來達到通過明星圈錢套現的目的。
而這些藝人卻在用毫無演技的表演去破壞影視作品,用不良的風氣去引導粉絲,那對影視行業的傷害有多大?對社會傷害有多大?這最後會成為影視行業發展的阻力,民眾不再相信任何明星的時候,那這個行業也就衰落了。”
“三,當影視行業發展起時,投資方為了追求大牌明星參與演出,讓明星的粉絲來衝票房或收視率,那投資人會不會為了搶到明星演員而把製作費的70%甚至更高支付給明星當片酬呢?為了規避某些風險,那他們會不會簽定一些陰陽合同來所謂的合理避稅?或變相提高明星片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