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在歡迎你呢。”吳京看到後笑了笑。
何方無奈的攤了下手,然後兩人就走了進去。
“咦,師姐,你看那人像不像吳京?”
“吳京?”
……
就在同學們還在驚訝之餘,何方與吳京已經開始逛起了北電,說實在話……真小。
“叮鈴鈴……”
“喂,錢老師,我們已經到了,在電影學院逛著呢。啊,沒事沒事,沒那麼矯情,不需要什麼歡迎儀式,直接開始吧……”
不一會兒,錢琳在學校找到了何方兩人,然後直接帶到了張校長的辦公室,眾人寒喧了一陣,便生硬的扯著一些話題。
何方與他們不熟,與國內的電影學術圈完全沒接觸過,所以相處比較尷尬。
時間到了九點,何方也在眾人的邀請下去到了標放廳,隻有這裡才能容下這麼多來聽何方講課的人。
沒有想象中的許多有名的導演或明星來聽課,何方的課還引不起那麼大的反響。
不過,這對何方來說已經很好了,壓力沒那麼大。
經過何方的同意,電影學院會對全程進行錄相,何方的條件就是錄好了要給他一套。
“噗,噗,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我們的講座馬上就要開始了,下麵歡迎金棕櫚獎得主,集導演、編劇、演員於一身的何方先上台為我們講座,歡迎。”
“啪啪啪……”整個禮堂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何方早已經把U盤給到了機房,他拿著一個遙控器與話筒走上台。
“謝謝,謝謝,感謝各位老師及同學們的掌聲。說實話,如果不是錢琳老師的一年前給我挖的坑,我想今天我不會站在這裡。”
“我真不會講課,但我不得不為承諾買單,所以,等會講的不好還請大家多包涵。好了,這就開始?還是要走一套流程?”
何方說完,台下的學生們集體喊‘不用走流程’。
“好,我們這就開始,我們今天隻講技術技巧,不講什麼文藝商業之分,導演中心與製片人中心之分。”
“錢老師讓我講劇作、導演以及表演,先後順序讓我自己定。我想了想,劇作是一部電影的開始,沒有劇本,哪來的電影呢?那我們就從劇作開始吧,雖然我知道大家更愛聽導演及表演的部分。”
“嗬嗬……”台下輕笑。
“在講劇作之前,我聽說許多的編劇現在混的都不好,地位很尷尬。所以,我在這裡為我們公司打波廣告。凡是有誌進行編劇創作的學生,畢業之後可以去團火文化試試,我們很需要編劇,我在這裡承諾絕對會尊重大家的創作,也會保障大家的創作成果與收益。”
“我這不算廣告吧?也算是為電影學院解決一下就業,是雙贏的。哈哈,好了,進入正題。來,看看大熒幕。”
“在我個人看來,劇作有三個部分:一,電影故事的起源來源於哪裡?二,劇作有沒有套路與技巧?三,最好的劇作是什麼樣的。”
“來,誰能告訴我電影故事的起源來自於哪裡?都來說說。”何方這就跟同學們互動起來了。
“來,工作人員能給學們遞一下話筒麼?一二三四五,第五排的那個穿紅T恤的少年,就你了。你這麼的亮眼,想不點你我怕我的嘴違背了我的潛意識。”
“哈哈……”
何方也是儘可能的先把氛圍活躍起來,彆搞得乾巴巴的讓人想睡覺。
等工作人員把話筒遞到,這個小夥拿起話筒就答道:“故事的起源來源於靈感,有了靈感才會有創作的思路。”
這個小夥答完,何方聳了聳肩。
“還有沒有彆的答案?有沒有文學係的回答一下?”何方問道。
台下頓時有了許多的舉手,何方點了一個戴眼鏡的妹子。
“在電影學院這麼漂亮的妹子不學表演學劇作,可惜了,來,就你來回答。”
“嘿嘿……”台下又是小樂了一陣。
“故事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這個戴眼鏡的妹子回答道。
“好的,謝謝,坐下,很標準的答案。兩位說的都對,但都太籠統,很多時候讓一些新手摸不著頭腦。常常抓耳撓腮,怎麼從生活中提練出高於生活的故事?這該死的靈感什麼時候來?然後無論你們怎麼想都想不出一個好故事來,最後很頹廢的自我懷疑自己是不是不適合寫故事。有沒有人有這種感受?”
何方喊道。
台下整齊劃一的喊道:“有,太對了。”
不僅是新手會這樣,連一些老編劇都有這樣的苦惱,他們往往被‘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所困擾,然後因靈感遲遲不來所苦惱。
“很好,下麵我就用我的經驗來幫你們解答這個問題,當然不一定正確,這隻是我個人的經驗,沒有得到理論證的,給大家做個參考。”
“在我認為,或許說在我實際的創作過程中,其實大多數時候故事來源到外部刺激的感受,再加上經驗組合。”
“這是我的故事來源,你可以說它是來源於生活,也可以說它是來源於靈感。”
“因為這種外部刺激正是出於生活的所感所受才讓我有了故事的雛形,於是,我有了所感所受後便去利用我的經驗是搭建一個更合適的人物以及框架,最後慢慢形成了故事。這中間很多時候它沒有靈感,全是組合。我……”
講到這裡,何方停了下來,看大家有些迷惑,沒理解他所說的?
“是不是講的有些抽象?行吧,那咱就講些落地的,全是乾貨的,我舉例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