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也給予了高度的:
《【單身動物園】上映過月總票房近兩億,史上票房最高的文藝電影》
《【單身動物園】是如何兼顧了藝術性與商業性的?值得我們思考》
《【單身動物園】的成功標誌著年輕導演何方的崛起》
……
當然,除了《單身動物園》成功之外,《人在囧途》的票房也不差,上映十天也不差。
8月6日首日就1654萬,7日1778萬,8日1896萬,9日1125萬,10日1251萬,11日1034萬,12日997萬,13日1017萬,14日1288萬,15日1356萬,16日865萬。
上映十日總票房14261萬,也就是1.4261億,嘖,這趨勢是又要上兩億票房了?
《這個暑假何方的光芒蓋過了馮小剛,兩部電影連續爆紅》
《觀眾更喜歡看新人閃爍,馮小剛老了》
《馮小剛:《唐山大地震》票房過5億,竟有人說我老了》
……
“嘿嘿,馮小剛導演,您彆不服氣,觀眾就是這樣喜新厭舊。有了何方,誰還掛記三大老導演啊。現在的何方不僅是給我們帶來了好電影,還給觀眾們帶來了新氣象,新夢想。因為他要工業化,因為他要拍科幻大片……年輕觀眾就喜歡這種打破現有秩序與規則的人。”
“是的,我們要看中國人自己的科幻大片,我們不要再看喜劇片,悲情電影,曆史電影了,我們要看科幻大片……”
“全中國隻有何方敢這樣的搞,而且我們相信他能搞得起來,因為他師從卡梅隆,因為他在好萊塢八年……”
……網上好多的網友們就是盲目的支持何方,因為何方給他們帶來了一絲光,他們以為抓住這絲光就可以得見天堂。
“各位網友們,彆這樣盲目的支持我啊,我壓力很大的,萬一失敗了……”
何方在微博上發言。
“放心,隻要你敢乾,失敗了我們也支持,沒錢了就每人都捐錢。中國電影現在需要敢乾的人,敢於突破的人。”
“加油吧,何方!”
《何方:【人在囧途】宣傳完了就是去好萊塢試鏡《環太平洋》的演員》
《8月18日,何方及湖影集團代表在京與光線傳媒簽定戰略合作協議,三家公司將在影視製作方麵進行深入合作》
《湖影集團:我們希望在搞工業化的過程中與全行業的公司及組織都有合作》
《中影集團、華誼公司正式與湖影集團以及長沙團火文化簽定《環太平洋》投資合作協議》
《連續三部電影回報率超過300%,何方的電影回報率這麼高?》
《不僅拿獎,票房還賺到讓人嫉妒,何方電影回報率出爐》
《一年,僅用了一年,三部電影賺了上億,細數何方三部電影賺了多少錢》
《何方用三部電影的利潤告訴大家,電影玩好了有多賺錢》
……
何方在去美國之前,一連串的大動作著實讓整個輿論都興奮了一下子,這暑假的結尾沒想到還有會有這麼一下子,光線傳媒、中影集團以及華誼兄弟這是用實際行動支持湖影的工業化改革了。
“何方導演,你這次去好萊塢談哪些演員,聽說《環太平洋》將於十月份開機,現在才談演員會不會太晚了?”
“何方導演,能披露一下你們與光線傳媒的具體合作內容嗎?”
“何方導演,傳言你這次去談的是要請卡梅隆做監製,萊昂納多做主演嗎?”
何方才到首都機場就被一群記者給堵上了,彆想多了,這是他與華誼一起做的局。
“《環太平洋》是需要大牌來撐場麵,至於是不是卡梅隆與萊昂納多組合,我無法透露。”何方回答的模棱兩可,似是而非,感覺是在承認了他樣去請卡梅隆與萊昂納多,但又像是啥也沒說。
何方回答完這個問題就進了安檢處,不再理會記者們。
……
“吳總,看到沒?很顯然何方這是真去談卡梅隆與萊昂納多了。吳總,你想一下,現在的股票年回報率大概20%,哪怕是全球最厲害的操盤公司年化率也才40%。”
“而房地產現在的年回報率才10%,可是你知道何方的電影回報率是多少嗎?《孤島驚魂》的回報率是379%,《單身動物園》的回報率目前是300%,但還有海外票房沒出,《人在囧途》的回報率310%。”
“看到沒?何方的電影普遍回報率都是300%以上,而且他的電影製作周期通常也就不到一年。不到一年,投一百萬賺三百萬,你去哪賺這個錢?搶錢也沒這麼快啊。”
“《環太平洋》說是投資八億,但那是麵對的全球票房啊,所以,這個溢價是值得賭的。一賠三呐,哪怕就是虧也不可能虧乾淨吧?但一賠三的機率你不心動?”
吳總越聽越激動,但一想又止住了:“施總,你說的都有道理,可是華誼要溢價到12億,這……”
“吳總,換成是你,你溢不溢價?明擺著賺的項目不溢價轉讓股份,你也不敢買啊。”姓施的掮客連忙回答。
“嘶……有道理,我再想想,再想想。”
“行吧,吳總,你慢慢想吧,我還要去方總那,他很感興趣的,彆到時候你想買就沒機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