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還可以啊,雖然不是非常純正,但是也聽不出來,至少流暢的。”範兵兵人很機靈,一聽就知道咋回事,她的原則就是不管行不行先說行,不行了再說。
接下來何方立馬跟他飆起了英語,並用英語告訴了範兵兵一些台詞,讓她念一念。
而且放了免提,讓製片人聽一聽。
範兵兵沒辦法,隻好說了一段。
杜春生聳了聳肩表示沒問題,何方點了點頭。
“好了,兵兵姐可以了,我這有一個好萊塢低成本的電影,缺一個女主角。”
“低成本?有多低?”範兵兵問道。
“呃……換成人民幣也不低了,換成美元製作成本一千萬,宣發一千萬。”
何方之前與杜春生一起聊過了,這部電影不可能成本很低的,至少要兩千萬。要不然隻能算作是獨立電影了,那獨立電影要走獨立電影的路線。
當然,獨立電影也分兩種的,一種是純藝術電影,一種是Cult片。
純藝術電影走的是文藝片的獲獎路線,而Cult走的是另一種的路線,專門走那種以驚悚重口味的電影節,然後賣DVD碟片或電視付費點播以及網站點播生存。
可是《入侵華爾街》的故事既不是純藝術電影又不是Cult片,這部電影不是藝術片,沒有重口味。
所以隻有一條路,走院線。
可是走院線你沒有明星,沒有一定體量的宣發成本,那走院線就是找死。
經過杜春生的分析,再怎麼樣一千萬美元的宣發是需要的,國際發行找美國找福克斯或彆的公司發,中國就何方他們花個一千萬人民幣就發了。
每一部電影都有它最基本的底線,不是你想多低成本拍就可以成功的,也不是你想多高成本拍就能賺錢的。
電影都得有一個平衡線,首先確定電影的題材,是商業片故事那就走商業流程,必要的明星,一定的宣發費用,這個是跑不掉的。
而必要
的明星與一定的費發費用就得是千萬美元起步了,那既然都請明星了,得保證影片的質量,拍攝的時長要足夠,道具、器材、場景等都要足夠,這就是花錢的基本麵了。
有些人可能覺得我花一百萬拍部電影,花一千萬宣發會不會成功?大概率不會,因為一百萬的製作質量很難撐起收回一千一百萬的投資。
當然,有特殊的存在,比如聞名全球的那種超低成本的電影如《鯊灘》、《寂靜之地》之類的。
但那些畢竟是少數中的少數,不能作為典型。典型的還是要保證明星與質量的同時,配以合適的宣發,這才能是標準的商業電影。
“兩千萬美元?一個多億人民幣了,這很高了。”範兵兵說道。
“可是在好萊塢這真的算是低成本了,想再低那就隻能請一些完全沒有名氣的演員,以及去掉大筆的宣發。算了,不跟你說這個,你要不要接?不要接我找彆人了。”何方問道。
“接,為什麼不接,什麼時候?”
“6月1號開機,回頭我把劇本發給你,你給我抓緊了練口語,一定要把口語練好了。”
“好的,啥時候回國?”
“嗯,等回來的時候自然就回來了。”何方說朝幾個人挑了下眉,幾人頓時翻白眼見不得何方這樣子得瑟。
“這個演員在中國是什麼級彆?”杜春生問道。
“嗯,相當於好萊塢的安妮·海瑟微,最漂亮的那檔,最有話題的那檔,國民女神。”何方說道。
“OK,何,你牛,我沒啥可說的了。”
“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