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母何皇後也是親近宦官集團的,包括何皇後的母親舞陽君以及同母弟何苗也同樣如此。
因此在劉辯勢若雷霆地將劉協的腦袋砍下時,張讓就立刻做出了決斷。
無論如何,劉辯是目下唯一的皇子了。
何況他的養子張奉與何家結親,娶了何皇後同父同母的親妹妹,終歸有著一層親緣關係,那還有什麼猶豫的?
因此張讓也在第一時間抑製了劉協之死這個消息的傳播,甚至膽大包天地將董太後軟禁,為劉辯拖延了更多的時間。
他賭劉辯不是何進那般忘恩負義之徒,更何況作為整個皇宮的大管家,宦官集團的領袖,劉辯要完全掌控雒陽皇宮也必須依靠他的幫助。
至於趙忠,他的職位是大長秋,負責宣達皇後旨意,管理皇後所居長秋宮中事宜,為皇後近侍官首領,與何皇後關係也頗為密切,幫助善妒的何皇後處理了不少試圖爬上龍床的女人。
不過劉辯雖然願意接納宦官集團,卻不希望有十二個中常侍存在。
對此,負責和劉辯溝通的張讓、趙忠和郭勝三人也是提出過異議的,他們之所以屹立不倒,就是因為根基穩固,十常侍內部也大體算是團結,可劉辯除了高望以外隻願意接納三個中常侍!
既然勸說不動劉辯,那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難不成他們還能和劉辯鬨翻?
死道
友不死貧道,在偷襲拿下剩餘的七名中常侍以後,張讓等人便一鼓作氣處理了他們在宮中的黨羽。
而這也是劉辯希望看到的結果。
隻有一名“十常侍”才最明白怎麼徹底根除另一位“十常侍”的勢力,他不費吹灰之力便讓其餘幾名中常侍的勢力灰飛煙滅。
當然,作為回報便是動手的張讓、趙忠和郭勝三人的命保住了,家產也可以保住一半。
聽上去,劉辯的回報不如說是恩將仇報更合適,但就這,張讓他們還得對他感激涕零。
從十死無生變成了交出一半家產和召回宗族親戚子弟便可活,並且繼續擔任中常侍,從十二個人掌權變成四個人掌權,又有什麼好不情願的?
一半家產啊!
說實話早知道張讓他們能答應得那麼爽快,他就隻允許張讓他們保留三分之一的家產了。
彆看一半家產好像是讓張讓他們傷筋動骨了,光是張讓親口承認的家產,就有足足八億錢!
趙忠承認的家產總數為六億八千萬錢左右,郭勝則是六億兩千萬錢,高望四億九千萬!
交出一半家產,他們照樣活得滋潤。
“殿下,臣等昨夜連夜審問孫璋、栗嵩、段珪等人,並從其家中搜查出賬簿,若隻算錢幣,當有三十七億錢。”
“其餘死宅、田地以及金銀玉石等物恐怕還需費時日才能算清。”
劉辯深吸了一口氣,現在擺在他眼前的是一好一壞兩個消息。
好消息是,他有錢了!
三十七億錢,加上從張讓四人那裡沒收的一半家產,約莫是五十億錢!
而去歲八月之時收繳上來的朝廷一年賦稅,也不過五十多億錢!
幾乎就是多收了一年賦稅!
壞消息是,連這群積累了二十年的宦官都能貪墨五十億錢,那些個公卿士族幾代人究竟貪墨了多少?
孤的錢!
這都是孤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