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老美在心裡不斷祈禱,客觀現實也不會因為人的“祈禱”而改變,PL17在空警3000的誘導下,向著天坑靠近。
“他們使用的是聯合製導,末端紅外成像?被動雷達導引頭?還是說破解了光學誘餌?”將軍不斷猜測著東大要測試的技術。
說實話,這一點作為超級大國的老美也應該去做,但在執行力上完全比不過東大,即便比不過,那也是因為他們給了員工自由。
“長官,還不清楚。”戴著眼鏡的亞裔技術兵大聲回應道:“但應該都會進行測試!”
“讓媒體封鎖消息。”
中將沉聲說道,有些事情不能讓民眾知道,媒體霸權一旦崩潰,對於老美來說,是無比沉重的打擊,而且讓東大去測試,對於老美來說,也是好事,正好以人類安全為名,去索要測試數據,完全就是無本買賣。
想到這,將軍的話風一轉,繼續問道:“我們的專家在乾什麼?”
東大都采取行動了,哪怕是裝樣子,美國也必須跟著一同行動,哪怕做個APP呢,然後再讓媒體炒作一下,上市圈錢。
“長官,弗朗博士正在研究外星文明的通信方式。”
和東大測試武器不同,老美的國會與政客們,首先討論的就是能否與外星文明進行溝通,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如果能和外星文明做生意就更好了。
與此同時,在東大指揮室內,坐鎮在這裡的首長、技術員與軍官們盯著大屏幕上的三角符號,該符號代表PL17,在旁邊標注著導彈的速度、高度、製導狀態,與導引頭是否開機。
當導彈飛躍到拋射最高點後,進入拋物線的下墜階段,導彈借助地球引力,增加導彈速度,也算是另一種引力彈弓了。
......
【距離導引頭開機,還有20秒...】
......
【數據鏈受到乾擾...】
......
【反輻射導引頭開機...】
反輻射導彈,是一種專門用於攻擊敵方雷達係統的導彈,其核心原理是利用敵方雷達發射的電磁波進行定位和製導。
這枚PL17導引頭覆蓋廣泛的頻率範圍,捕捉哨兵散發出的電磁乾擾。
在肉眼看不見的電磁領域中,大量的電磁雜波被導引頭捕捉,在導引頭的視野中,這些遊蕩的哨兵就像是黑夜中的螢火蟲一般顯眼。
“PL17上攜帶的是鷹擊-91導引頭?”指揮員看著數據鏈被電磁雜波乾擾,傳輸信號不穩定,馬上就要中斷的PL17問道。
“報告指揮員,出於PL17彈經與增加戰鬥部當量的考慮,目前使用的確實是鷹擊-91的導引頭,新的導引頭正在研發。”技術員大聲說道。
人類就沒麵對過這種敵人,不可能今天有敵人,第二天就能拿出針對性的技術成品,而且這種成品的可靠性還是個問題,隻能在現役武器庫中去找適配的技術。
這就是技術儲備的重要性,拿出來就可以通過係統整合直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