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應對方式(2 / 2)

長空戰機 趙得著 2618 字 2個月前

“關於紅外導引頭方麵,根據飛行員張鵬同誌與劉駿同誌的語音記錄與現場收集到的戰場錄像,外星人具有光譜偏移的能力,就像是使用誘餌彈一樣,將來襲的紅外彈拐走,包括光電索敵也會被欺騙...”

說完,宋希竹播放了張鵬與劉駿的語音,又在大屏幕上播放了紅麵彈被“光學誘餌”勾走的視頻記錄,讓在場的人有個清晰的認知。

現場再次響起了細小的討論聲音,尤其是技術口與部隊,許多領導都感覺到棘手,這兩板斧下來,直接將人類的矛給變鈍了,注意隻是變鈍了而已。

這時,坐在台上的人開口問出自己的疑惑:【宋希竹同誌,熱源也能被偏移麼?】

“可以,目前我們使用的技術是通過紅外抑製的方式,減少紅外信號,但紅外信號也是光波的一種,包括電磁波也同樣是光波...”

“外星人運用我們還不了解的方式將光波偏移,製造出逼真的光學誘餌,飛行器的電磁雜波,根據我們的研判推斷為其附帶效應。”

宋希竹播放了一段無人機發射斬波激光編碼,最終如同萬花筒一樣進入到天坑的視頻記錄。

“天坑周圍就出現了光譜偏移現象與電磁乾擾,斬波激光被偏移,或許我們看到的天坑並不是它真正的樣子。根據目前收集到的數據來看,它們的光學科技在我們之上。”

視覺,是人類最主要的索敵手段,外星文明的技術,有些克製人類的生理特征。

【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麼?】首長再次問道。

“首長,這方麵不是我的專業,我給不了權威的答案,不過我可以就雷達方麵給予一些建議。”

宋希竹的專業是雷達,她隻能給出自己專業範圍內的解讀,雖然對其他專業也了解一些皮毛,但在台下這些大佬麵前,就是班門弄斧了。

“目前我們軍艦和飛機上使用的雷達都是‘光學區’雷達,在電磁波乾擾嚴重的區域內,受到了壓製,或許我們可以使用波長更長的米波雷達,當進入‘諧振區’後,目標的探測與RCS沒有關係,隻與目標尺寸有關係...”

“以上都是推測,在電磁雜波嚴重的區域,改變雷達波長到底起不起作用還需要經過實踐才會得出結果。”

很快,講完自己專業有關的知識後,再次敬了個禮,宋希竹走下台,回到座位上。

另一名專業的大拿上台,在聽了報告,外加了解作戰過程後,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如果外星人的技術隻有目前這樣,解決的辦法並不難,將導引頭更換為聯合製導,或隻使用紅外導引頭,並增大導彈戰鬥部的當量。”

“導彈發射後通過數據鏈中繼製導,當電磁雜波嚴重乾擾雷達導引頭,係統切換為紅外製導模式,從飛行員擊落外星飛行器的視頻來看,它們投射的紅外誘餌距離不會太遠,隻要爆炸威力足夠大,就能濺射到。”

這就和狙擊榴一樣,老美提高射擊精度,那東大就增加殺傷範圍,反正結果都一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