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急的等待中,戴高樂航母收到東大的回複:可以,但指揮權交由東大,協同作戰。
“長官...”
看著東大的回複,艦橋內的軍官們紛紛看向艦長,等待他的答複。
說實話,這個要求並不過分,換做他們隻會做的更過分。
“回複東大,我方同意,打開數據端口。”
船上幾千人的身家性命和法蘭西的榮譽,外加可能的不明飛行器殘骸,讓高盧人低下了高傲的頭顱。
都是地球人的科技,萬變不離其宗,各國之間都有過協同演習,隻要打開端口接收數據,就能與東大作戰係統鏈接,當然這種鏈接是單方麵的,隻能接收作戰數據。
很快,在815A的雷達中,戴高樂號IFF識彆變為友軍,同時周圍在空中巡邏的海陣風也變為友軍,它們的傳感器信號數據發送至815A係統內,經過處理後再發送至作戰指揮中心。
態勢感知中,新的“友軍”加入,驅散一大片的戰爭迷霧,增強周圍海域的感知能力,而戴高樂號航母調轉航向靠近815A。在距離815A大概2海裡的位置上伴行,算是充當她的帶刀侍衛,核動力航母給偵察艦護航,真的很有麵子。
戴高樂號航母艦長站在艦橋中,拿著望遠鏡觀察著815A艦體,在心裡評估偵查艦的受損情況。
從焦黑的艦體處,可以得知該艦曾經發生火災,球形罩麵滿是孔洞,雷達模塊受損程度不清楚,最顯眼的就是直升機停機坪上的不明飛行器殘骸,琉璃色外殼泛著七彩色的光亮,很難讓人忽略。
果然那三架飛行器被東大擊落,而周圍海域上沒發現任何顯眼的碎片,應該是打撈完了,該怎麼交換殘骸碎片呢?戴高樂號艦長思索起來,隨後放棄思考,這些問題還是交由高層去討價還價吧。
將打撈上來的殘骸係留後,帶著剛入夥的戴高樂號,815A全速向著遼寧號航母戰鬥群的方向駛去。
雖然戴高樂號許多權限無法使用,但從接收的情報中,不知道是不是故意還是不小心,發現其中夾雜大量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受損的圖片。
衛星圖像中,受損的卡爾·文森號航母濃煙滾滾,碳排放量嚴重超標,甲板幾乎變成漏勺,艦橋也如同奶酪一般,船舷處的近防炮不知所蹤,海麻雀也隻剩下一個發射架,幾名法國海軍軍官已經給它判了死刑。
就算能成功返回西海岸,可是紐波特紐斯造船及船塢公司可在東麵,能否將其修複還是個問題。
就算能修複,以當今老美工業實力,預算還夠麼?
就算預算夠,得修理多少年?造個驅逐艦都吭哧癟肚的,更何況修複受損如此嚴重的航母。
它的屬艦也沒好哪去,提康德羅加級上層建築被耕平了一層,陷入一片死寂,泄露的機油汙染了一大片海洋。
阿利伯克級垂發單元殉爆,前半段船體斷裂,幸存的船員劃著小皮艇遠離即將沉沒的驅逐艦。
最幸運的應該是核潛艇,藏在水下的潛艇成功避開不明飛行器的攻擊。
整個航母編隊頂著三角飛行器的攻擊,在離開“天坑”一定距離後,三角飛行器放棄了追逐,重新返回天坑周圍,像是拱衛巢穴的蜜蜂一樣,繞著天坑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