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何去何從(1 / 2)

隨後,許青白開始滔滔不絕,陳述利弊。

首先,安陽王的這封私信,究竟可信不可信,誰也說不清楚。

不排除其有為自已保存實力,讓轄境免遭戰亂的動機和出發點,但大敵當前,又有大匈朝廷在一邊睜大了雙眼盯著,留給安陽王的空間有限。

如果說,騎兵部隊立即折返,不踏入安陽郡,對麵或許會選擇按兵不動,輕易不出手,繼續觀察形勢。

但如果折返後,不幸避無可避,剛好與裴秀的援軍打照麵碰上。到時候,這位安陽王多半不會介意坐收漁翁之利,撿些現成的戰功。

二來,騎兵部隊如果繼續深入,勢必會繼續牽製敵人援軍回追,進一步擾亂大匈境內的局勢。

大匈後方不穩,或者說腹地內的隱患一日不除,那麼前線就不可能全力投入進攻,將會為邊境持續爭取到時間。

最重要的一點是,騎兵部隊深入敵後半個多月來,一路為所欲為,沿線都是些零散的駐軍,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

許青白不忘提醒大家,安陽王這五萬守軍是怎麼來的?那都是些從腹地四處抽調而來的駐軍,東拚西湊,才積散成多。

如今,敵人終於集中起了有效數量的兵力截路。可與此同時,是不是也意味著,大匈腹地對應變得更加空虛了呢?!

隻要繞過虎門關,騎兵部隊就能再次如龍入海。

......

許青白慷慨激昂的一番意見,頓時引得大家再次議論紛紛,但爭來爭去,大抵還是附和的少,質疑的多。

有人堅持戰略目標已經達成,眼下正是班師回朝的好機會。

有人說許青白的建議是不是太激進冒險了,三萬兵馬呢,彆最後搞得個石投大海,有去無回。

甚至,開始有人質疑許青白的動機,說他年紀輕輕,是不是一心就想著賺取軍功,方便日後往上爬。

一直不怎麼吭聲的主將徐國章,眼見爭吵愈演愈烈,再不製止,可能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他輕聲咳嗽了兩聲,四下頓時安靜下來。

徐國章望著許青白,眼神淩冽,問道:“可有策略?”

許青白攤開手中的地圖,用手指作畫,在上麵繞了一條弧線,最後,重重地點在圖上某處,說道:“迂回北上,繞過虎門關,取道大草原!”

四下頓時鴉雀無聲。

有人雙眼之中,有光芒一閃而過。

有人皺眉思索。

有人波瀾不驚。

徐國章權衡片刻,又問道:“何以脫身?”

許青白將地圖往左邊挪了挪,又在西邊畫出一條弧線,說道:“借道大夏!”

一句話,語驚四座。

眾人又開始交頭接耳,有人頻頻點頭。

徐國章思索良久。

許青白趁熱打鐵,接著說道:“大匈那邊,想著咱們接下來要麼是強攻虎門關,要麼是就此折返回朝,想必他們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事前已進行諸多布置。既然都在敵人的意料中,那咱們無論作何選擇,都討不到多少好處,或者說占不到多少便宜...”

眾人都在認真聆聽,隻見許青白繼續說道:“兵者,詭道也,出奇製勝,於絕地處逢生。對麵給咱們出了道選擇題,那咱們就偏偏不選他們給出的答案。雙方對陣,但凡係一方不願,定可作為另一方所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