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隊身後這座不高的山頭,其實早在幾十年前,也曾是大匈王朝山鬼國的一處有名的勝地。
那時候,兩大王朝還沒有大打出手,這一帶還不似現在這般人煙稀少。
山上有一座道觀,名叫青蜉觀,裡麵供奉著道家的三清四禦的法相,一年四季遊人如織,香火曾經鼎盛一時。
隻是到了後來,隨著兩大王朝整年整月的,沒日沒夜的,如同小孩子慪氣般地打個沒完,附近的居民走得走,逃得逃,才導致地處此地的青蜉觀日漸沒落。
道觀裡沒了香客,便沒了衣食父母。
隨後,觀裡的道人們,便老的帶著小的,再收拾起大包小包的金銀細軟,撇下一眾神像神龕不管,紛紛下山去改換山門了。
畢竟,這個世界那麼大,早已能夠口吐蓮花的他們,無論到了哪裡,又討不到一口解簽算卦的生活呢?!
繁華落儘,終是人去樓空。
如今,山上就隻剩下了那一座座孤零零的神像,幾十年裡,獨自忍受著年複一年的風吹雨打,獨自忍受著喧囂過後的孤獨,早已破爛斑駁。
山上本來有一段石階路,但幾十年來,因為無人踏足的緣故,現在早已經長滿了荒草,分不清哪裡是路,哪裡是坡。
也正如如今那青蜉觀四處漏風的大殿裡,一座座神像前,荒草蔽目,再也辨不出誰人是善,誰人是惡。
————————————
百人隊快速爬到了山上,卻見道觀後麵是一片懸崖絕壁,再也沒有了去路。
隊長林又風對此顯然是知情的,但眼下沒有辦法,隻能據險固守,拖上一拖。
那兩營追兵對此顯然也是知情的,所以才會放任不管,圍而不攻,並不著急。
林又風將剩下的約莫七十個人聚在一起,言語之間,透著慎重。
他說道:“眼下,咱們不是不可以突圍出去,但是代價太大。今日午後,我們已經遣人先行趕回大越傳信,如無意外,想必那兩人已經成功將軍情送達,我方援軍此刻也應該在路上了!為今之計,咱們先據險固守,隨後,再視局勢變化,見機行事。”
他環顧四周,接著說道:“稍後交戰,我隻強調兩點:其一,敵眾我寡,弟兄們不可以不拚命!其二,此戰以拖延消耗為目的,不以斬首多寡論成敗,弟兄們又不可以太拚命!”
經過此前的兩撥接戰,百人隊隨身攜帶的弩箭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乾淨,眼下,不管如何排兵布陣,都唯有硬戰!
青蜉觀門前廣場上,林又風從一鼎鏽跡斑斑的香爐下,扯下來五根青草,又逐一掐掉首尾,讓它們長短各異。
百人隊中,幾個什長見狀,一一上前,默默地從林又風手裡各自抽取了一根...
不似蔣大富忽悠龔平時所謂的“洗禮”,這才是綠柳營自古傳下來的傳統。
每逢死戰,各安天命!
幾個什長抽取完長短不一的青草後,再拿出來一起比較,短的先上,後麵依次替補。
各什迎戰戰的順序安排妥當後,各個什長回到自已的隊伍中,又依葫蘆畫瓢,如法炮製地安排各伍之間的先後順序。
抽簽現場很安靜,各什各伍的人都隻是默默地抽著簽。抽中長簽的沒有歡呼慶幸,抽中短簽的也沒有委屈叫罵。
就仿佛一切都是那麼的順理成章,一切都是那麼的理所應當!
最後,馮完年返回伍中,告訴了許青白三人抽簽的結果:他們這一伍人,排在第二什位,第二伍位。
對於這個結果來說,他們待會迎戰時的站位相對靠前,算是中下簽。
除開許青白是第一次遇到,蔣大富與龔平兩人顯然已經經曆過了,兩人隻是點點頭,沒說好也沒說不好,僅僅表示“自已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