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少年不識愁滋味(2 / 2)

傍晚時分,許青白從私塾旁邊穿過,後麵就是宋夫子的住所了。

宋夫子的住所其實很簡陋,當年來到李家,聽說李老爺子特意給他騰了一個三進三出的宅子,但被這個夫子婉拒了。

宋夫子自已在李府走完一圈後,便相中了私塾後麵的這處院子,說是離著學堂近,院子沾有讀書氣。

宋夫子平日裡教書,閒暇時讀書、養花、鋤土、弄廚,都是事必躬親。門口有一個不大的土院,被他從各處搬來十幾盆盆栽,錯落有致地擺在一起,悉心照料。

“宋先生...”

許青白站在土院外,墊著腳,恭恭敬敬地喊了兩聲。

宋夫子從書房裡出來,待看到是許青白後,招手讓他進去。

許青白遞上弓好的魚,宋夫子笑著接下,讓後者先去書房裡自已看書,他跑去灶房殺魚去了。

許青白對宋夫子的書房並不陌生,十年裡已經記不清進來借過

幾次書了。

書房陳設簡陋,除了三麵牆頭分彆擺放著一整個書架的書,再就是屋子正中央的一個火爐了。

宋夫子雖然對衣食住行不太講究,但是對書籍筆硯卻是極舍得花費,頗具雅致。

書桌上吊著一排長毫短錐,長短不一,各有用法。

筆架旁邊躺著一塊鴨頭綠的石硯,渾身晶瑩剔透,透著綠光。

石硯上,則斜擱著一方鬆煙墨,質地細膩,黝黑無光。

許青白獨自來到書架下隨手信步翻著書,有儒家聖典、諸子百家的名著、兵法韜略、奇門遁甲,所含繁雜。

不多一會兒,宋夫子便來叫他,說是晚飯準備妥當了。

於是,兩人便來到灶房,飯桌上是一盤紅燒肥魚,再就是兩碟清炒的時蔬小菜。

一大一小相對而坐,宋夫子招呼著讓許青白動筷,許青白則將裝著紅燒魚的盤子往夫子身前推了推,說道:

“日前我已經在梅園裡吃過一條,想著河鮮味道尚可,便將剩下的這隻給宋先生提了過來,請先生品嘗。”

宋夫子夾了一塊魚腩塞進嘴裡,眯著眼咀嚼了一番,對著許青白說道:“好吃好吃...”

許青白一聽合先生的胃口,便開心地低頭刨飯。

宋夫子津津有味地咀嚼一番過後,小聲地嘀咕道:“也就你小子有這口福...”

許青白倒是沒有聽見先生的嘀咕,他專挑些小菜往自已碗裡夾。

宋夫子嘗了兩口魚肉,心情大好,他轉頭瞧了瞧窗外,一時心血來潮,便問道: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否?”

許青白慌忙放下手中的碗筷,回道:“青白年少,還不曾喝過酒...”

話說完,他看到宋夫子繃著個臉也沒說話,覺得自已是不是掃了先生的興,便又壯起膽子,補充說道:“但一時興起,願陪先生小酌兩杯。”

宋夫子哈哈大笑,起身拿過酒壺酒杯。

許青白連忙接過,先替宋夫子斟滿,又給自已倒了半杯。

宋夫子咳嗽了一聲,挑眉看向許青白的酒杯。

許青白苦笑,耍賴不成,又隻得將自已那半杯酒續滿。

待兩杯酒都倒得八九分滿後,許青白站在桌前,持酒杯,再作禮道:“青白願先生,日常喜,壽長春。”

說完,年輕人不知深淺,許青白竟學人一口豪爽乾掉...

對麵的宋夫子喜笑顏開,就這麼舒坦地坐著、受著。

土院裡,天光朦朧,幾盆栽卉沐風霜而放,風花雪月。

窗台下,一老夫子含德,一小夫子據禮,紅爐綠酒。

宋夫子輕輕泯了一口酒,臉上略顯滄桑,心裡想著:“人少年,不知酒,不知愁,真好!”

然後,他望著對麵喝下一杯酒後,滿臉通紅、不停咳嗽的得意弟子,又想著:

“對麵這個少年人,就很不錯呐!”

“其實,先生要你喝酒,卻又舍不得你喝酒...”

“不喝酒,就還是那個不識愁滋味的少年郎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