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T3為遊戲的視覺表現下足了功夫,編輯出上千個逼真的舞蹈動作,將遊戲的美術風格打造成更受年輕人喜歡的Q版卡通風。
2004年,久遊代理了《勁舞團》,當時的網遊市場不再是MMO一家獨大,《冒險島》、《泡泡堂》等休閒網遊也十分火爆,但音樂網遊還是一片空白。許多玩家從代理消息放出後就開始關注《勁舞團》。2005年遊戲正式公測,當天注冊人數就突破100萬,同時在線人數突破8萬。
雖然是休閒遊戲,但《勁舞團》有著很強的競技屬性,尤其是打出連P,敲打空格的那一瞬間真的很爽。加上可愛的包子臉人物和華麗的時裝,《勁舞團》的遊戲內容可以說是男女通吃。隻要多玩幾局形成肌肉記憶,女玩家也能成為遊戲大神,而女玩家又是最好的賣點,就這樣《勁舞團》越來越火。
如果說《勁舞團》隻是一款簡單的舞蹈網遊,那還不足火到出圈,遊戲最重要的還是強大的社交屬性。無論是2005年12月v1.6版本推出的“頻道喇叭”、還是2006年v1.7版本推出的情侶係統、結婚係統等都極大的增強了遊戲的社交屬性。
亞洲舞王ra代言遊戲↑↑↑
在世界頻道刷喇叭表白、對罵;建房間聘7聘F、情侶秀恩愛等是《勁舞團》部分玩家們的日常。而另一部分玩家則是成排的出現在網吧瘋狂的敲擊空格,練習“火花”、“戀愛g”等熱門快歌。
隨著遊戲越來越火、年輕人越來越多,那些年獨有的“非主流文化”、“殺馬特”群體漸漸和《勁舞團》綁定了起來。雖然這些文化群體其實跟《勁舞團》沒有任何關係,但遊戲中潮流的音樂、絢麗的時裝和強大的社交屬性為他們提供了展示的平台。而久遊官方也在鼓勵遊戲內的非主流文化,還舉辦過火星文大賽。
不久遊戲內就充斥了大量的火星文,給一些不明就裡的人感覺《勁舞團》玩家都是“殺馬特”。而社會上部分非主流文化所帶來的負麵影響也讓遊戲莫名背了黑鍋。“未成年人早戀”、“一夜情”、“墮胎”等字眼時常與《勁舞團》一起出現在媒體文章中。而《勁舞團》也就成為了許多家長眼中的少兒不宜遊戲。
而使《勁舞團》成為“全民公敵”是“遼寧女事件”。簡單的說2008年5月19日—21日是四川地震全國哀悼日,停止一切娛樂活動,而一名東北口音的女生在網吧辱罵災區人民、抱怨玩不到遊戲等。該視頻一經傳播引起全網人民的憤怒。
雖然視頻全程都沒提《勁舞團》,但僅憑網友人肉出來的《勁舞團》賬號,彆有用心的媒體和廠商水軍就將該事件與《勁舞團》聯係起來。加上之前負麵新聞,《勁舞團》在那一段時間人人喊打,文化部甚至列出了《勁舞團》的“七宗罪”(感興趣的玩家可以自行了解下)
這個遊戲不僅僅是遊戲,更是產生了一種新的文化產物,非主流,殺馬特團體都是這個遊戲帶來的產物,可以說是遊戲界最為有知名度的一款遊戲。
勁舞團還成全了不少得小情侶,裡麵的妹紙玩家太多,同時也弄出了不少得醜聞,“未成年人早戀”、“一夜情”、“墮胎”這些事確實是和遊戲有那麼一點點關係,但是遊戲本身並沒有錯,錯的是玩遊戲的人。
當然了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當初的那個年代,網絡剛剛興起,網友們,家長們都還比較單純,覺得玩遊戲的就是壞孩子,不玩遊戲的就是好孩子,但是作為一個時代的新潮事物,孩子們怎麼會不想去了解互聯網,不了解遊戲呢。越是壓製,越是反抗,再加上同學之間的攀比心理,大家都上網,就你不懂網絡,一點共同語言都沒有,朋友都會遠離你。
所以出現醜聞之後就會被瘋狂報道。而到了2020年以後,大家看到類似的新聞也就見怪不怪了。
所以一個時代的改編,出現的新潮事物,需要大家所有人都去了解之後,才能給這個事情定義,而不是大家說什麼,你就信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