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買他的畫,當然是為了偷梁換柱,畢竟你即便仿得再逼真,但有錢人還是要真品。
而商人找上張大千,想買他的畫,主要是為了以假亂真。
因為這個人作假真的很厲害,就算是專業的鑒彆大師,也在他手上吃過不少的虧。
至於他年輕時候自己畫自己的畫,拿出來的就是一點兒不值錢的玩意兒,和他的名氣完全不匹配。
這個被西方藝術界稱之為東方之筆的人物,實際上是在後來年紀大了之後,他自己的畫作才慢慢值錢起來的。
可能他自己也知道,他的名氣全靠著模仿古畫得來的,所以在前半生一直都乾的這樣的活兒,後來年紀大了錢掙夠了。
這才開始追求自己的藝術夢想了。
人大多數都是這樣的,上半輩子向生活低頭,下半輩子才開始追求自己的夢想。
至於為什麼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在向生活低頭,那是因為上半輩子頭埋得不夠低,所以沒攢下來錢。
隻能一直低頭了。
有的人會鄙視,而且是不少人,在當時就是這樣的,畢竟照搬彆人的算什麼本事?
你再厲害也是抄不是麼?
始終不是真的嘛。
但張大千不這麼認為,畢竟是讀書人,讀書人的事情,他能算抄嗎?
這叫模仿,模仿你懂不懂?
古今大家有很多都喜歡模仿古人的作品和手法,這算是自娛自樂,大多數都模仿自己的偶像或者啟蒙。
心裡也會為模仿得像而自豪,要是能以假亂真,那就說明水平已經達到了彆人的地步。
隻不過一般也就自己個兒自娛自樂,不會拿出來賣的。
畢竟藝術家們都有自己的傲骨。
所以大多數藝術家們過得都不怎麼樣,畢竟傲骨不能當飯吃。
不過張大千也算是混出頭來了,他死後被人尊稱為五百年來第一人,死之前沒有。
藝術家們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死了之後才有價值的,畢竟這玩意兒你還活著你就能一直畫,你死了那就說明不出新的的。
那舊的數量有限的,隻要生前有名氣的,那死了之後作品的收藏價值就會蹭蹭蹭的迅速往上漲。
而這其中的緣由,無非就是那些個商人們用錢炒作起來的。
他們一般花大錢來炒作,在一開始是不掙錢的。
真正掙錢的在後麵,比如說這個藝術家死了,他的作品有五十幅,商人全給買下來,花大錢給藝術家做名聲。
然後說他這輩子就三十幅畫,等著大家把這三十幅都搶完了。
後麵商人隔一會兒就誒又找到一幅,然後冠個名頭,說生前送好友的,就這一幅。
隔段時間再拿一幅出來,誒,親人收拾遺物的時候找到的,就這一幅。
然後商人們就開始掙錢了。
實際上這玩意兒和藝術家本人沒什麼關係,你的畫值不值錢,得看你死之前名氣大不大,並不看你死之前畫能賣多少錢。
反正沒有死了賣的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