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國子監學生的農業課(2 / 2)

學子們離了國子監,穿過安通街,往南拐了個彎再朝東行。

出了太平門,玄武湖的景致便豁然眼前,湖麵在陽光下閃爍著點點光芒。

太平門外是個要地,不僅彙聚了大明三法司,還坐落著地壇,以及京畿道、應天板倉等多個官府機構。

然而,國子監眾人此行出城,既不是為了去三法司見識政務,也不是前往玄武湖享受遊湖之樂。

他們出了太平門,貼近城牆向東拐,沿著鐘山腳下繼續行程。

很快,上林苑監管的柳懷湖便映入了眾人眼簾。

一堵不高卻顯得莊重的圍牆,訴說著它所圍護的是大明上林苑領地。

在那圍牆下,院門輕啟,早有上林苑管事人員恭候。

“各位,今日解閣老親設講堂於上林苑,是我苑無上榮耀。我們已按照閣老的要求,悉數準備妥當,敬請各位隨我前往。”

如今的上林苑,是朝中炙手可熱的部門。

單是繆少師在此任職,就吸引了無數人渴望能調至上林苑為官。

隻是官場如棋盤,每一步都安排得滿滿當當。

這兩年,上林苑監也就補上了那麼一兩個空缺。

聽說上林苑監新引進了一批擅長農活的舉人,還請了不少經驗豐富的農民。

到上林苑監擔任職務,成了許多國子監學生心中的美差。

今天先是解閣老要在上林苑監講課,說不定還能見到繆少師一麵。

一看上林苑監這邊,早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連接待的人都預備好了。

這些學子心裡頭不由得熱乎起來,對解閣老即將開講的課程充滿了期待。

就連國子監祭酒薛修竹也是滿心歡喜,畢竟內閣大臣親自給國子監學生上課,對國子監來說是莫大榮耀,尤其在軍事學院風頭正勁的當下。

他們剛到上林苑監,對方就一切準備就緒,這讓薛修竹深感感慨。

薛修竹算是個老派理學家,早年是元朝明經科進士,多年來在景州擔任學正,又因年歲已大,按理說在朝廷近年來的改革浪潮中,他應該退休回鄉了。

但上次朝廷科舉舞弊案後,朝廷力求平衡南北,讓薛修竹這位老理學家深切感受到皇室關懷。

之後朝廷內多次風波,薛修竹這個老理學家總能超然其外,專心於教書育人。

話說回來,薛修竹在前幾回朝廷風波時,沒少寫信回去,勸誡那些江西道的老朋友們要以國家大局為重。

可惜那些人心裡,更牽掛自己的那點私利。

這幾年,軍事學院的名聲越來越響,朝廷對習武之人的看重也是與日俱增。

薛修竹雖然精力不比當年,卻更加傾心於國子監裡那些學子們的功課。

他站在那裡,滿頭銀絲在陽光下閃耀,目光穿過院牆,望向上林苑方向,拱手致意。

“上林苑的諸位同仁,真是辛苦了。國之未來在於教育,你們如此重視,老夫心裡實在感激。”

薛修竹態度謙和,這份氣度讓早早等待在這裡的上林苑官員們也回報以十足的敬意。

他們心知肚明,今日上林苑安排非同小可,其中一位低聲說。

“薛祭酒過譽了,今日解閣老親臨授課,是所有監生的大事,我們哪敢有絲毫懈怠。隻是想請祭酒知道,閣老選擇在我們這裡講學,意義與往常大不相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