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朱元璋看過來,朱桱便嘟囔著說:“父皇,兒臣今後一定好好讀書。”
朱元璋瞪他一眼,輕輕拍打額頭,稍微用力,朱桱立刻鬆手。
“再不好好讀書,就彆想再去東宮。”
這句話對朱桱而言,十分有用。
對於明朝的二十三皇子來說,東宮的美食和幾位姐姐比所謂時政更為重要。
朱元璋輕撫小兒子,看著已成年的兒子們,淡然說道:“咱年紀漸長了……”
話音未落,便想要坐下。
朱橚和朱楨見狀,小心翼翼地扶持著朱元璋坐下。
朱元璋拍拍他們,笑意盈盈:“咱現在隻希望能早日抱到重孫。”
言談之間,朱元璋眼角笑紋漸深,自豪之情遮掩不住。
對於帝王而言,兒孫滿堂即是家族的昌盛,也是一種榮耀。
朱橚微笑頷首,低聲說:“放心吧父皇,不久後,您即會迎來很多重孫。”
然而朱元璋擺了擺手:“咱等不及了,咱這把骨頭還能撐幾年呢?允熥今年15,記得咱當年16就成親了,你們也要抓緊。咱計劃明年讓允熥與湯姑娘成婚,後年就能有白白胖胖的重孫了。”
朱允熥連喝三大壇酒,腦海中好似刮起了漩渦。
要是沒有朱尚炳和朱高熾的攙扶,恐怕已和三叔四叔一般躺下。
聽到皇爺爺說希望他明年結婚,不禁打了個飽嗝。
朱元璋嫌棄的等了一眼,指向朱橚等兄弟。
“瞧瞧,都這歲數了,還像個孩子,成婚之後才能成熟穩重起來。”
朱楨看著醉醺醺的大侄子,笑嗬嗬地說:“允熥已經相當出色,我家那小子豈能相比。看看允熥如今所做的事,都是在為大明社稷添磚加瓦。”
朱楨一讚,眾親王皇子紛紛點頭認同。
站立於朱元璋身側的朱橚,不動聲色地瞥了眼輪椅上的朱標。
見朱標始終低頭,似乎想數
清地上的碎酒壇子,於是輕聲咳嗽以引起注意。
朱標迷惑地抬頭,與老五的視線對上,眉頭忽而皺起。
朱橚笑容滿麵地說:“大哥真有福氣,生了這麼優秀的兒子,不久後,大哥也要當爺爺了。”
朱標僅是微微擺手,嘴角含笑。
突然,朱元璋冷哼道:“優秀嗎?一天到晚胡鬨,做沒用的事。你們身為長輩,若不縱容溺愛,他豈敢如此無法無天?”
朱元璋或許是酒勁使然,眼神略顯迷茫。
受到訓斥的朱橚,一旁偷偷淺笑。
朱楨忙不迭點頭稱是:“允熥既是大哥的兒子,父皇長孫,亦是我們侄兒。咱們作為叔輩,不幫自家人,難道幫外人?”
“那可不得行。”朱橚隨之附和。
朱允熥瞪大了眼睛想說話,卻被朱高熾從後按住了腦袋。
朱高熾低聲耳語:“你還醉著呢。”
另一側的朱尚炳瞥了眼朱高熾,見其頷首示意,便默然做了個明白的口型。
朱元璋手肘撐桌,掌托下巴,“你們能回來,咱很開心,這麼多年來,老朱家從未如此熱鬨。”
朱橚與朱楨忙頷首附和:“孩兒也高興,能圍繞在父親身邊儘孝,這是我們的福氣。”
朱元璋伸手輕拍朱橚臂膀,語氣帶笑。
“你們可得多謝允熥這小子,是他促成你們一起回京城的。”
眾人齊刷刷看向低頭不語的朱允熥,心中驚愕。
原來今年大夥能共聚京城,都是大侄子的功勞。
朱橚的笑意更深了:“允熥真是越來越能乾了,像極了父皇和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