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李景隆的表態,藍玉放心(1 / 2)

太子病重未醒,皇上雖悲痛交加,卻也作好了最壞的打算。

應天府被鐵腕控製,任何人不得妄動。

各衛兵馬皆受中樞製約,以防有心之人乘虛而入。

同時,周邊地區衛所和北方邊疆的藩王也被要求保持安定,這無疑是明確警告,切莫心存妄念。

至於召回皇孫之舉,其背後的深意,足以在應天府激起層層波瀾。

正當二人思量如何應對之時,朱元璋不知何時已轉身,目光平和地望著他們。

解縉與夏原吉連忙反應,轉身匍匐:“皇上萬歲,望皇上珍重龍體。”

朱元璋輕輕歎息,揮手示意,一手扶腰,緩緩坐定。

他平靜地望著眼前的二人,

這兩位,是皇孫離京前,初涉政務時親自挑選的助手。

還有一位禮部給事中,已被派往中都隨侍。

這段時日,朱元璋幾乎毫無保留地栽培這二人。

他們聰明、機敏、富有能力,這讓朱元璋十分滿意。

若一切順利,未來的大明朝廷,必是他們施展抱負的舞台。

然而,太子突如其來的重病與持續昏迷,完全打破了朱元璋的布局。

他滿麵憂慮,對著解縉與夏原吉道:“咱之前的安排,你們都明白嗎?”

解縉、夏原吉連連頷首,像學堂裡的乖學生。

朱元璋輕輕應了一聲:“彆慌,彆怕,有咱在,大明便穩如泰山。”

這話,與其是對解縉和夏原吉說,更像是朱元璋對自己的勉勵。

二人依舊恭順地頷首。

朱元璋顯露出疲憊,擺擺手:“累了,你們先退下吧。”

解縉和夏原吉聞言,總算放鬆,急忙起身行禮告退。

待二人在沉寂中走出中極殿,腳程未及加速,身後即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響。

回首一瞬,劉建安的身影已赫然佇立於殿門外,臉上掛滿了憂慮。

在二人投去的目光下,劉建安高聲宣告:“皇上龍體欠安,速傳太醫院院使應景輝入宮診治。”

言罷,殿外待命的內侍聞聲即動,匆匆繞過愣在原地的解縉與夏原吉,向著宮門外疾馳而去。

解縉與夏原吉心頭一緊,不由自主交換了眼神,那眼神中滿是對劉建安意味深長示意的揣摩。

兩人隨即躬身,轉身折返中極殿。

解縉低聲呢喃,透露出一絲焦慮:“皇上的狀況……”

夏原吉連忙伸手製止,輕輕搖頭,目光穿透緊閉的殿門,滿載憂心。

他壓低嗓音,語氣堅定地說:“一切等殿下回京再議。此刻,我們切不可自亂陣腳。”

……

中軍都督府內。

“糟了糟了。”

“全亂套了。”

接旨整裝的曹國公李景隆,身披鎧甲,在白虎堂前踱來踱去。

雙手時而交握,時而鬆開。

同樣戎裝加身的藍玉、常升,手按刀柄,麵容肅穆,緊盯著不停徘徊的李景隆。

他們等待著禁軍親衛指揮使們的到來,但李景隆的焦躁舉動讓二人心生不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