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嵩永街、西鼎街、衡靖街、嘉林街的街道上,通政使司與行人司的官員們腳步匆匆,懷裡緊抱著奏折和文書,穿梭於各大官署之間。
但與往日不同的是,今日他們除了行色匆匆,臉上更多了幾分好奇與不尋常的表情。
位於洪武門外西側,南首第一座宏偉建築是太常寺所在地。
順著這條軸線向北延伸,便是掌控著大明帝國百萬大軍的五軍都督府。
近段時間,燕王率軍北伐已漸入尾聲,關於戰爭的捷報與緊急文書如潮水般不斷傳來。
這天清晨,本該是五軍都督府各部忙碌處理軍務的時刻。
可那些身經百戰的老將們,卻不約而同地聚集在了中軍都督府內。
中軍都督府朝東而建,大門對著衡靖街,正對著通政使司。
幾個通政使司的官員抱著昨日整理好的軍事文件,剛邁出自己衙門的門檻,準備送往中軍都督府,就被府門前的守衛攔了下來。
“諸位將軍正在府內商討軍機大事,請將文書交給我們代為轉呈。”
這些送信的官員探頭向府內張望,隨後笑眯眯地將懷裡的文件遞給了守衛。
“辛苦你們了,這些都是北邊的緊急軍情,切莫耽擱。”
說罷,他們轉身返回通政使司,繼續忙著傳送其他各部的奏章文書。
守衛們則哼著小曲,留下必要的守衛人員後,其他人便將這些軍情文書送進了都督府。
此時,在中軍都督府的大堂內,場麵蔚為壯觀。
大明王朝的開國元勳、公侯貴族們,但凡在京的,幾乎悉數到場。
大堂之上,左側坐著開國公常升,右側則是涼國公藍玉。
五軍都督府的大將軍和在京的侯伯們依次排列。
藍玉環視四周,眼中閃過一抹玩味的笑容,緩緩問道:“昨天皇上在太醫院的事,各位應該都有所耳聞了吧?”
話音剛落,堂內眾
將紛紛交換眼神,低聲議論起來。
藍玉不急不躁,悠閒地端起茶杯,側目看了常升一眼,輕抿一口茶。
常升輕輕咳了一聲,引得全場將領頓時靜默,目光齊刷刷地集中到他身上。
他這才緩緩開口:“皇上聖明,而今太子西巡,淮西郡王暫理朝政,此事列位心中有數吧?”
“我們自然知道。”
“沒錯。昨天若不是末將正好在軍營練兵,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怎敢在西安門鬨事。”
“那羽林衛指揮使,連幾個文弱書生都收拾不了,真是讓人氣憤。”
藍玉聞言,狠狠瞪了最後出言諷刺陶慶的景川侯曹震一眼。
“你敢沒接到旨意就在西安門動手殺人嗎?”
曹震聞言脖子一縮,眼神閃躲,看向彆處。
常升無奈地擺擺手,“皇上與太子對此已有定奪,我們在這妄加議論不妥。但話說回來,現在淮西郡王代管朝政,太子又不在京師。”
“大家心裡應該清楚,郡王這是要暫時代替太子的職責,未來這段時日裡,會在皇上的身邊處理奏折。”
大明皇帝朱元璋,可是出了名的勤勉。
常升此言一出,眾將領皆點頭讚同。
鶴慶侯張翼微微一笑,接口道:“我們自然明白,太子離京絕不是我們放任士兵胡鬨的理由,更不能因此給郡王殿下增添麻煩。”
聽到這番保證,常升滿意地點點頭,眸光轉向旁邊的藍玉,接下來的話題由他繼續最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