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朱元璋的誇讚,朱允炆嫉妒發狂(2 / 2)

他的視線落在按照身高排序、位居中央的朱允熥身上,隨即擱下手中備好的教材,轉身麵對這群年輕的臉龐。

“早前,各位皇子懇請聖上將封地改至南疆,連皇孫們亦認為大明宗室應當在那片遙遠的土地上建立邦國。你們此番主張背後的考量,願否與我分享一二?”

他內心深處支持明朝宗室藩王分封於邊陲,遠離繁華富饒的中原地帶。

畢竟,眼下朝廷或許還能駕馭這些藩王,但未來呢?

一旦藩王在邊疆勢力坐大,權力甚至可能淩駕於朝廷之上,若其中再有幾個心懷不軌之徒,那將是社稷民生的大患。

更甚者,宗室藩王就藩後,其領地的物產大都用於供養藩王府邸,朝廷幾乎無從收益。

長此以往,國庫恐將日漸空虛。

然而,對於大明開疆拓土的雄圖,方孝孺雖不似劉三吾那般固執反對,卻也心存幾分猶豫。

國家安危,往往係於軍事行動之上,不可不慎。

朱允熥微微一笑,深知方才這一席話,實則是方孝孺對自己的試探。

與其讓朱桂等人支吾其詞,不如自己直抒胸臆更為妥帖。

“先生,容學生鬥膽先問,您以為何為土地之本義?”

方孝孺的笑容裡藏著一絲欣慰,望著眼前的學生,一個近乎完美到找不出瑕疵的少年。

“皇孫但言無妨。”

話語中,雖藏著對方朱允熥這位門生的讚許,但在森嚴的皇宮大本堂內,方孝孺也隻能收起那份親近,依循禮法稱呼。

朱允熥嘴角掛著淺笑,“土地,承載百姓衣食,是國之基石,社稷安危之所係。自洪武初始,我大明子民約5000萬,良田廣袤,數以億計。”

“國策三十稅一,以供朝廷運作,邊疆百萬雄師得以守衛四方。”

“此等繁榮景象,皆源自中原沃土的滋養。”

“試想未來,若我大明需以今日之土,養活雙倍、乃至四倍、六倍之人。”

“這片土地,還能否撐得起大明百姓生存

的重擔?”

朱允熥的眼中閃爍著堅定。

資源並非取之不儘,人力亦有限度。

在生產效率停滯不前的情況下,人口的激增,隻會加劇對資源的爭奪,稀釋人均占有。

眼下看似家家戶戶得以耕種,實則是建立在大明初建的短暫安寧之上。

隻要人口膨脹,大明的每一片土地都將麵臨前所未有的沉重負荷。

方孝孺連連頷首,表示讚同:“土地資源有限,若無為而治,天下恐怕難逃動蕩之厄運。”

朱允熥接著道:“正是此理,更關鍵在於,即便現今皇權勢強,但朝廷上下,地方官員中,貪汙腐敗、欺壓百姓之風仍屢禁不止。”

“長此以往,及至未來,皇權一旦式微,黎民百姓肩上的重擔隻會日益加劇。”

說到這裡,朱允熥的目光悄然掠過大明宗室諸王,意味深長。

此刻,他雖隻談及官吏對民間的壓榨,卻隱去了另一至關重要之因。

方孝孺心領神會,眼神交彙間,心頭不禁輕歎。

皇恩浩蕩,宗室頗受庇護啊。

正因此,當朱允熥提及南疆局勢,暗示用兵南征,乃至封王南疆時,方孝孺選擇了沉默。

方孝孺輕笑一聲:“所以,你意圖使大明收複疆域,是希望大明土地能一直容納承載子民生息繁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