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唯一的榮譽親王(2 / 2)

雖然這兩黨都已經有了不少人開始在為選舉造勢,但是現在才剛剛二月份,還看不出來哪一位更有希望。

驢黨的邁克爾.杜卡斯基,小約瑟夫.拜登,還有加裡.哈特都參與了驢黨的候選人競爭。

象黨的候選人中,競爭呼聲最高的是現在的副總統喬治.布什。

可是驢黨中的邁克爾.杜卡斯基在民間的聲望也非常高,現在誰也不敢說誰就一定能夠最後勝出,大家也都還在觀望。”

朱耀靈則問道:“李根總統的和喬治.布什的關係怎麼樣?這麼多年的合作,他們的理念有過衝突嗎?”

老喬治稍稍想了一下,說道:“李根總統和喬治.布什的關係還是非常好的,他們的理念也非常接近,基本上沒有過什麼衝突,而且喬治.布什是李根總統的絕對支持者。

難道你認為李根總統會全力支持喬治.布什?”

朱耀靈笑了一下說道:“老王快要退位了,而快要退位的老王最想要的就是他的理念會得到延續,這就像是他的生命會得到延續一樣。

而在象黨之中,除了喬治.布什之外,哪個競爭總統候選人的人選,能比喬治.布什離李根總統更近呢?

對於一個始終追隨著自己的人,自己最為了解,也最有可能延續自己理念的人,我想除了喬治.布什之外,李根總統也不會去選擇一個自己無法完全了解的人,去繼承他的位置。

雖然李根總統並不能完全左右大選的局勢,但是他在美國的聲望還是非常大的。

而且在象黨之中,如果李根總統真的完全支持喬治.布什,那麼他成為象黨的總統候選人,應該把握會變得非常大。

雖然李根總統在位的時候,出現了兩次金融危機,但是他轉移矛盾的動作也很快,恢複經濟的速度也不慢。

這讓他在民間的聲望還是非常高的,如果他為喬治.布什站台的話,我想喬治.布什的勝率會非常高。

而驢黨那邊,我並不看好,雖然他們參與競選候選人的幾個人物也都是很有能力的人才。

但是就是因為他們都很有能力,所以才會分散注意力,三頭蛇如果出現了分歧,那麼他們就會拖慢身體前進的速度。

這個時候,三個蛇頭的能力越相近,他們的力量也就會越分散,這才是他們真正致命的地方。

反觀象黨這邊,雖然也有不少人去競爭候選人這個位置,但是真正能夠有優勢的人,我看隻有喬治.布什這麼一個人。

現在即便是幕後的那些人,也不可能完全忽視政策的延續性,畢竟那頭紅色巨熊還沒有倒下,他們還在緊緊的盯著歐洲和美國呢。

所以我想這次的總統選舉,喬治.布什獲勝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而這個時候,如果史密斯家族在資源上給予了喬治.布什更多的幫助,那麼在未來會得到豐厚的回報。

不過對於驢黨也不要放棄,風水輪流轉嗎,誰也不知道在下次的選舉中誰能夠獲勝呢?”

老喬治聽了朱耀靈的分析之後,也是頻頻點頭,說道:“朱先生,你說的很對。

按著你的分析,我也認為喬治.布什的勝算會更高一些,有一個對我們有益的總統上位,總是好過上來一位總是給我們找麻煩的。

我想喬治.布什先生會成為我們的朋友的。

布什家族中的很多生意也和我們有著不少的聯係,在金融和軍工領域,我們的合作還是很緊密的。

哪怕是在石油領域,在未來我想他們也會想辦法和我們逐漸走近的,因為您已經成為了沙特的親王,在沙特您已經有了足夠影響這裡的實力。

而布什家族如果想要在沙特繼續獲得利益,那就不能忽視您的存在。

我想布什家族也一定會選擇和我們成為好朋友的。”

朱耀靈點了點頭,笑著說道:“當然,我們對待朋友從來都是真誠的。

隻要是我們的朋友,那我們我們就會想辦法讓自己的朋友獲得利益,我想布什家族也會知道這點的。”

老喬治也笑著說道:“他們一定會知道的。”

老喬治第二天就乘坐他的私人飛機回美國去了。

回到美國的老喬治,在老史密斯的莊園裡和老史密斯也深入的探討了朱耀靈對於誰能成為美國下一任總統的看法。

而老史密斯則是對朱耀靈的判斷表示認同,他也認為喬治.布什非常有可能成為美國的下一任總統。

而在喬治.布什還沒有成為象黨候選人的時候,就向他傾斜資源,是一樁非常劃算的買賣。

如果等到喬治.布什真的成為了象黨的總統候選人的時候,再向他傾斜資源,那可能就沒有什麼太明顯的效果了。

於是在三天後的家族會議上,史密斯家族確定了下來,現在就開始支持喬治.布什的決定。

對於美國總統競選的支持,並不一定就是要給多少錢的問題。

這裡麵還需要很多的資源,比如人脈資源、比如信息資源。

而史密斯家族在電子通訊行業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尤其是當史密斯家族把他們的盟友動員起來之後,這股勢力是極其可怕的。

而在老喬治走後,朱耀靈又和從剛從非洲來到沙特的柯連山,就在沙特駐軍的問題互相交流著意見。

按著柯連山的意見就是直接先從調集三個師過來。然後在非洲內部再擴軍。

可是朱耀靈在想了一下之後說道:“連山叔,我和沙特國王說的是,在半年內幫他調集不超過五萬人的軍隊來幫助沙特進行防禦。

如果我們把在非洲的部隊調集的太多,可能會影響到我們在非洲的控製力。

而我們在非洲的軍力也應該進行一次擴張了。所以我想我們在非洲的軍隊,以一個師拆分成兩個師的骨乾,在非洲再新組建六個快速反應摩托化步兵師。

這樣一來我們就有了十二個摩托化步兵師,這樣在五個月後我們再調集三個師過來,就不會對我們在東非的力量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而一個師一分為二,組建兩個師,這對於部隊戰鬥力的影響也是最小的。

至於那些高技術兵種的人員培訓,人數也要增加,至少也是要翻上一倍。

我們的總兵力,在加上預備役的兵源,至少也不能低於七十萬。

連山叔,您認為怎麼樣?”

柯連山對於這件事則是完全讚同,沒有意見。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