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士、農、工、商(2 / 2)

朱父這時又問道:“那老四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朱耀靈直接回道:“我下午的時候突然想到了兩句俗語,一句是“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另外一句是“民以食為天”。

我想我們可以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會,基金會的名頭就是,關愛幫助非洲饑餓人群慈善基金會。

這個基金會的主旨就是,幫助非洲底層百姓開荒種地,讓地裡能長出足夠的糧食。

幫助他們找水源,打水井,幫助那些底層的非洲百姓先吃飽肚子。

用幾年的時間,先培育出來一批真正的農民,而這些我們親手培育出來的農民,一定會成為我們堅定的支持者。

不支持我們的人,在培育的過程當中,就一定要給他們篩選掉。

第二,在大陸十多年前,就開始了一種叫五小工業的發展模式。

也就是小煤礦、小鋼鐵、小機械、小水泥、小化工,這五種小型工業的發展模式。

這種五小工業,投資少、見效快,對工作人員技術水平要求較低,隻是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汙染有些嚴重,可是那不是我們現在可以考慮的問題,那是以後考慮的問題。

如果我們在非洲底層投資這種小工業,再加上小發電站,那麼,我們就會擁有一支,有著一定紀律性的產業工人隊伍。

而這支隊伍也必須得完全的擁護我們,這個培育的過程,也將會是嚴格篩選的過程。

就像在非洲草原上,那些無法和猛獸搏鬥並且活下來的人,是無權在草原上存活的,要麼被猛獸吃掉,要麼餓死。

而這農業和小工業,就是底層小部落和百姓的“民以食為天”,能讓他們吃飽飯的人,就是他們的天。

至於非洲人的懶惰,其實我還是認為這應該分成兩點來看,一個是傳統的,不受外部打擾的狩獵采集,在幾千年來,都能滿足他們的生存所需。

但是這種相對安逸的環境,也限製了他們文明的誕生,使得他們幾千年來,就在這種地低端循環中止步不前。

第二點就是,白種人對他們幾百年來的掠奪、殺戮和奴役,讓他們已經完全看不到勝利的希望。

而在他們的傳承中,又沒有文明的支撐,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除了選擇懶惰和放棄之外,我想他們也沒有什麼彆的辦法和去路。

但是這些,又都不是絕對不能改變的,人的本性都是一樣的,都是既有惰性,但又向往著好的生活。

那我們就用兩種辦法來改變他們,用棍棒和饑餓來治療他們的懶惰,用文明來填充他們的內心,用武力來壓製他們的貪欲,用教育來讓他們歸心。

這一切,都是用來使用在低層小部落和百姓們身上的辦法。

而那些大部落和那些傀儡政府的高層,他們隻適用於“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老話,能為我所用者,隻要他們的貪婪不越過紅線,那麼我們就能用。

若是他們越過了紅線,或是乾脆不能為我所用,那麼不隻他們會為財死,很多人也會為財而死。”

朱父和柯連山雖然心中也有準備,感覺這個老四肯定會有一些他們沒有想到的辦法。

但是,在聽完了朱耀靈這個已經非常具體的發展綱略之後,還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這個綱略,可以說是從小到大、從眼前到未來,從戰術到戰略都已經被包涵進去了的綱略。

從那裡作為起點,先發展那一步,再發展那一步,用什麼來配合,遇到問題怎麼解決,每一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

朱父和柯連山聽後,也都是在慢慢的思考著這裡麵的利弊得失。

柯連山這時問了一句:“要是碰到外部強大的勢力怎麼辦?”

朱耀坤回道:“遇強則退,暫避鋒芒,不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積蓄力量,等待時機,創造條件,一擊必殺。”

朱父這時,好像是下了某種決心一般,說道:“用農、工以製下,以商財以惑上,用文化教育以歸心。

士、農、工、商,這四民也就全都備齊了。

天下何時能入彀中,就看時運如何了。

若得天命,則二十年後,天下將有我朱家一席之地,若無天命,則也不白來這世間走上了這麼一遭。”

隨後朱父看向了柯連山,問道:“連山,願不願與我朱家共同走上這麼一遭,成則富貴子孫,敗則天下亡魂。”

柯連山這時激動的,都有些在微微的顫抖,之前布局非洲,他一直以為,是想在非洲留下一個龐大的勢力,用以自保。

可是今天朱家父子這麼一番對話下來,他才真正清晰的看了出來,這朱家父子,是想用二十年,打造一個新的王朝啊。

此時朱父在問他的時候,柯連山立即迅速的站了起來,躬身施禮道:“柯連山全家,皆願為朱家赴死。”本站域名已經更換為()?。請牢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