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明軍確實厲害點,不過那又如何,在我聯軍三十萬大軍的雄視下,他們區區十萬之眾,隻能是大敗而歸的結果!”
說話的是盧福瓦侯爵,年近四十,他出生軍人世家,父親是法國的軍備部長。
盧福瓦侯爵年輕時便協助父親工作,得到了路易十四的賞識,十二年前子承父業擔任法國軍備部長。
這家夥嚴厲能乾,替路易十四大刀闊斧地整頓軍備、孜孜不倦地訓練將士,他的軍事改革使得法國軍隊得到迅速的發展,最大的成果便是數年前的法荷戰爭,使得法軍長驅直入尼德蘭境內,取得大勝。
可以說,盧福瓦侯爵是路易十四時代法國最著名的偉大人物之一,法國人稱他是一個偉大的戰爭部長!
盧福瓦本來就善戰,廣有戰功,因功勳卓著不斷進封,又長期受到路易十四的寵待,勢力相當強大,他與孔代親王不合,大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而且在私人生活方麵,盧福瓦侯爵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是寡廉鮮恥之人。
此次會戰,孔代親王的主張與路易十四不合,這讓盧福瓦抓住了機會,他迫切的想要通過一場大戰,來證明自己,讓他在在聯軍王公大臣中享有頗高的威望,以便日後統攝法國軍隊!
看他傲慢的樣子,年長的孔代親王隻是笑笑,不與盧福瓦侯爵爭辯。
在路易十四的授意下,盧福瓦不斷鼓吹法軍無敵,聯軍力壓明軍,能把他們屎都打出來!
好在國務大臣柯爾貝爾這時開口道:“此戰需得謹慎,明兵甚多甚銳,不可速戰,應環高地而戰,步步依山險防禦,待明軍食儘,當可挫其鋒銳,一舉殲滅!”
路易十四點頭,柯爾貝爾向來受他器重,本身也很有才能,特彆長於理財和外交,先後擔任過法蘭西的財政大臣和海軍國務大臣。
由他打理法國,路易十四無後顧之憂,全力對付大明。
柯爾貝爾勤於職事,老成曆練,此時他說的話,也暗合路易十四穩重之議。
不過,路易十四卻沒有急於表態,聯軍是七國聯軍,並非他法蘭西一家之言。
況且,對明作戰,必然損耗極大,法國即便有能力一戰,也不能承擔太多。
放眼看去,其他六國的君主和貴族皆是不言,似乎在打同樣的想法:保存實力為先。
觀今日明軍之戰力,諸國主戰之聲頓時大弱,再無先前的囂張,不少人甚至萌生了退意,又如何跳出來主站?
隨後路易十四目光望向奧斯曼帝國蘇丹,這位年輕的皇帝像是元神出竅,呆立當場,不知在想什麼。
而他身邊的大維齊爾,奧斯曼帝國的真正統治者,這個老不死的一直沉默不言。
諸王中,路易十四對大維齊爾最為忌憚,奧斯曼帝國的實力僅次於法國,而且這幫人的信仰與歐洲大為不同,威脅僅次於大明
大維齊爾這老不死的雖居幕後,然其家族以武立足,叱吒歐陸十數年,在聯軍王公中,資曆最老,路易十四一直對其放心不下。
大維齊爾看似老態龍鐘,一年比一年困難,然就是一直不死,路易十四內心的戒備,也一直不去,此時他淡淡道:“科普魯律,你也說說,這仗要怎麼打。”
大維齊爾緩緩睜開微閉的目光,緩緩說道:“隻要拿下高地,明軍必敗!”
路易十四點頭,不置可否,此戰關鍵點就是製勝高地,它就象一把大鉗子,狠狠夾住聯軍進擊的道路,阻止他們圍攻明軍。
誰都能看出來,可究竟怎麼打呢,聯軍最核心的問題是,誰打主攻?兵力如何分配?
隨後聯軍諸將紛紛讚同,都言明軍占據地勢,此時力有不及,如若速決,必須拿下中間的高地。
路易十四淡然聽著,隨後用複雜的眼神看向大維齊爾,希望他能表個態,抽出一些奧斯曼帝國的軍隊當炮灰。
可大維齊爾卻跟死了一眼,說完便微閉著雙目,繼續“打瞌睡”。
其他諸王也對出兵之事興趣不大,不願做出頭鳥。
路易十四哼了一聲,冷冷地掃視著諸王一眼,暗罵一群成事不足的廢物!
聯軍最大的問題是,總體實力強於明軍,知道怎麼打會贏,可就是不去做,生怕自己損兵太多吃虧了!
這時,一名親兵來報:“明軍退出高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