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機關槍(加特林)聽過沒?我發明的,這裡有軍器局專門生產!管夠!
遠東軍陸軍強勢,海軍卻稍顯薄弱。
畢竟法國艦隊是在美洲東海岸,徐明武的遠東艦隊在西海岸,沒法過去,要是從南極洲繞道,不僅來不及了,反而會損失慘重。
所以他隻能依靠藍浩然的大西洋分艦隊牽製法蘭西海軍。
徐明武親自趕往前線後,雙方海陸大軍仍在僵持狀態,誰也不敢輕舉妄動。
徐明武以大明遠東總督的身份,與法蘭西殖民總督和路易十四的私人代表進行了談判。
他和法蘭西總督浮爾頓是老相識了,兩人曾在爭奪墨西哥城時對過陣,有過一次坦率的交談,所以,談判進行的還算順利。
路易十四的私人代表是個頭腦發熱的武夫,一心想著為主子的情婦報殺敵之仇,不過,總督浮爾頓卻要冷靜得多。
他常年和徐明武打交道,知道這位大明駙馬爺的脾氣,也知道他手下幾萬遠東軍的真正實力,不好惹,是個硬茬子!
而且,浮爾頓身為法蘭西殖民地總督,也算是開眼看世界了,他清楚法蘭西名義上躋身列強,不過,相對於擁有強大工業體係的大明帝國,仍有很大的差距,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個體量!
而且,法蘭西也難以抽調歐洲軍隊,法軍剛剛經曆了法荷戰爭,被聯軍逼退,不得不提防著宿敵們。
另外,後勤補給線要橫渡漫長的大西洋,補給極其困難。
說白了,法蘭西要想集中兵力在遠東打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如果對手是大東國,倒也是勝券在握,可對手是明軍,那法軍幾乎就沒有獲勝的可能性。
畢竟,遠東總督府身後有著強大的大明帝國,他們向南洋都護府發出求援信號,隻需要三個月,從呂宋跨海增援,隻需六個月!(因為洋流因素,往返所用時間差距很大)
而幾萬遠東軍,完全有能力堅守一年,甚至更久,彆忘了他們還有盟國葡萄牙!
所以,法蘭西殖民地總督不想打這仗,完全沒把握。
而徐明武也不想打仗,遠東經濟剛剛有了起色,但並不鞏固,經過了先前殖民戰亂的百姓也渴望和平。
徐明武希望能維持至少三年的和平,保證遠東地區經濟快速發展,為全麵征討大東國攢基礎。
所以,雙方各退一步,以談判為主。
談的內容很是在,大致意思是,咱們雙方誰也不惹誰,軍隊互不越界。
不過,你們打死了我們國王情婦的小弟弟,這事挺嚴重的,不能就這麼算了,你們遠東軍需要交出那個打死我們國王情婦小弟弟的士兵,讓我們帶回去槍斃,這事就算了。
徐明武自然不會交人,彆說是打死路易十四情婦的小弟弟,就算是打掉了路易十四的小弟弟,他都不會交人的。
雙方爭執了幾天,最後,法蘭西總督私下出了個歪點子,讓徐明武賠款,以金代人,要價一千兩黃金。
他給的理由還挺講究的,言說你們天武皇帝曾說過,明軍的士兵個個價值千金,他沒多要。
徐明武笑了笑,沒有拒絕賠款,於是從口袋掏出了一枚價值一兩白銀的銀圓,放在談判桌上。
對浮爾頓說道:“這是你們國王情婦小弟弟的賠償金,對於我來說,他的命隻值這個錢。”
浮爾頓又砍價幾次,徐明武隻是搖頭。
最後,浮爾頓沒辦法,坦然接受了這枚天武十九年製的銀圓。
兩位殖民地總督又簽訂了一份《明法遠東條約》後,雙方各自罷兵。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法蘭西雖然沒討到任何好處,但總督浮爾頓很興奮,因為他覺得是自己讓大明賠款了,即便隻有一個銀圓,那也是法蘭西的巨大勝利!
徐明武沒有理會法蘭西的嫉妒虛榮心,如果法國人願意,他可以用更多的“賠款”,來買下路易十四的性命!
(糾正一下英國名字的錯誤,之前書中一直稱英吉利共和國,不完全正確。
1649年(天武六年)克倫威爾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建立了英吉利共和國。
但在1660年(天武十七年),查理二世複辟,共和國結束,恢複英格蘭國王,上一卷斯圖亞特王朝複辟後,我還一直寫英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