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六年正月,努爾哈赤發動了寧遠之戰,被時任山東按察使的袁崇煥用紅夷大炮給轟走了,還轟出了抑鬱症,沒過幾個月就翹腿了,死後草草葬在了東陵。
崇禎九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尊努爾哈赤為太祖,順便把他老爹的陵號也給改了,叫福陵。
此後滿清一邊南下搶掠,一邊忙著重建和改建福陵,最後形成了規製完備、禮製設施齊全的清福陵。
遼東大戰後,滿清敗逃退出沈陽,龜縮撫順,大孝子多爾袞擔心老爹的墳墓被刨,花重金給明廷,請求彆刨,務必妥善保管。
大明素來以孝治天下,雖然多爾袞是敵人、是逆賊,還剁了親哥皇太極,但鑒於他的孝子之心,崇禎皇帝最終還是答應了他。
不過,不刨墳不意味著不做點什麼。
當初清軍入關,可是焚毀了天啟皇帝的德陵外殿,崇禎作為“好聖弟”,又喜歡記仇,沒道理不表示一下。
在他的授意下,清福陵建築群中的朝房、隆恩門、隆恩殿、東配殿、西配殿、大明樓、一百零八磴台階、神功聖德碑樓等,皆被朝廷以越製違章的名義拆除了。
在明廷這,努爾哈赤不過是大明的正二品龍虎將軍,是個以下犯上的叛將,死後能有塊地埋了已經很不錯了,還要啥王侯規格?
車駕來到福陵前邊,三聲炮響之後,朱慈烺下了鑾輿,步行踏上了陵前的神道。
一邊走,他一邊對身邊的朱有能說道:“此山巍峨雄峻,氣吞千古,前麵還有渾河為伴,你阿瑪的陵地選的不錯。”
朱有能聽了,在一旁小聲地道:“回主子的話,奴才早與那野豬皮斷絕子父關係了,這陵地都是他那些孝子賢孫們找的,奴才當時人微言輕,根本就插不上嘴”
朱慈烺嗬嗬一笑:“你呀,這麼多年了,還改不了口。”
朱有能老臉特彆的真誠:“主子對奴才有再造之恩,奴才一輩子也不敢忘,能當您的奴才,三生有幸!”
身後的朱大能和文武大臣們聽了習以為常,然漢王朱和墿、玄燁等年輕人皆是嘴角一抽,有些接受不了。
如果不是這位國姓爺手中一點實權沒有,他都會懷疑這是又一個安祿山了。
說是祭奠悼念努爾哈赤,儀式本應該莊嚴隆重,可朱慈烺一路上負手信步,就好像來逛景區一樣。
惹得周圍觀禮的韃清遺老遺少們一臉憤懣,他們不少人在韃清做過官,或是從過軍,在以往的戰爭中,不是提前投降了,就是被俘改造,僥幸留得一條狗命。
自清廷敗亡之後,有些滿遺明明知道複國無望,但依舊耿耿於懷,想著為大清複仇。
如今見大明皇帝不遠千裡的來到福陵,還一副隨意的囂張模樣,一個個內心生火,氣的不行。
但懾於禦林軍的威猛,無一滿遺敢衝動上前行刺拚命。
朱慈烺將一切都看在眼裡,心中發笑,這幫滿遺和後世奔波於網絡的滿遺,真乃一脈相承啊。
他們隻敢在鍵盤網絡中上躥下跳,信口開河地用偽史證明韃清的偉大,並將明朝包裝成一個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殘暴的朝代。
有甚者,直言美帝的大選,背後需有滿遺點頭
但現實中,他們一個個卻隻能易姓改名,龜縮一隅,在外麵連祖宗都不敢認,更彆說複國了。
滿遺比之在酒店裡組黨建國的張某都不如,還揚言乾涉了美帝大選,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