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議事繼續。
朱慈烺笑著拍了拍手,立時有一隊太監自殿外而來,懷中還抱著一些卷起的旗幟。
太監兩人一組將旗幟展開,眾人眼前一亮,卻是不同形色的龍旗。
這些龍旗皆為長方形,通體赤紅,每旗中有一條巨龍在祥雲盤旋,給人一種激情似火,熱血沸騰的感覺。
這正是大明傳統的龍旗,也是目前明軍中普遍使用的軍旗。
有聰明的將領一眼便看出,陛下這是要統一軍旗了!
前段時間,朝廷為設計國旗而通過報紙光征國民意見,最終定下了大明的第一麵國旗。
國旗定下後,現在的軍旗,肯定也要統一規定。
以往明軍的軍旗多而繁雜,什麼飛虎,玄龜,老牛等各式各樣的圖案都有。
直到天武軍打出了威風,朱慈烺一係的武將才統一使用龍旗作為軍旗,以示從從龍之功。
朱慈烺命人展開旗幟,指著上麵的龍形圖案道:“龍旗是一種軍魂,他代表著全軍將士的英勇,百戰百勝的氣勢!”
“朕決定,各軍統一使用龍旗作為軍旗!”
看著旗幟,各將喜不自勝。
很多將領是從天武軍中出來的,當年的敵人聞風喪膽,看見龍旗就跑的遠遠的,龍旗的氣勢和精神已經深入各將的骨髓。
有些人真擔心天子下旨,隻準讓天子三軍的天武軍使用龍旗,不讓彆的軍隊使用。
現在看來,這種擔心是多餘的了。
大明的軍隊雖統一使用龍旗,但各軍旗幟有著明顯的區彆,綢邊顏色儘皆不同。
龍旗的綢邊是通體血紅,代表著天武軍的軍旗。
龍旗的綢邊是黑色,代表著靖武軍的軍旗。
龍旗的綢邊是藍色,代表著大明皇家海軍。
此外還有白色綢邊,青色綢邊,紫色綢邊。
此外,各軍下麵的師、旅、團各級單位的龍旗也有區彆。
除了杆高不同,他們旗幟的大小不一樣,單位大的,旗中相應的青龍圖案則大些,且沒有號帶。
比如團旗,杆高一丈一尺,帶纓頭。
旅旗,杆高一丈三尺,帶纓頭。
師旗,杆高一丈五尺,纓頭珠絡雉尾。
軍旗是象征軍隊或建製部隊的旗幟,其旗色、旗幅大小、旗杆長短和裝飾的不同,表明率兵者的地位,同時也反映其文化。
軍旗沒有兵器剛強鋒利,也沒有甲胄避銳護體,但它是國家意誌的體現,是民族尊嚴的代表,是軍隊靈魂的體現。
隨著時代的發展,軍旗的精神內核不僅沒有像冷兵器一樣更新換代,反而繼續發揚光大,激勵著軍隊不斷走向勝利。
朱慈烺看著一個個熟悉的將領,看著他們熱切的眼神,表情嚴肅道:“朕希望,將來的這些龍旗,能跟著你們,飄揚在四海之上,世界各地!”
殿內一陣整齊拜倒,諸將齊聲吼道:“願為陛下效死!願為大明開疆拓土!”
眾將齊喝三聲,聲震殿宇,朱慈烺負手而立,信心滿滿。
在他身邊,太子朱和陛也動容了,小小的心靈在這種氛圍中,漸漸的萌發出想要為帝國開疆拓土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