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對孫致遠招了招手,道:“過來,到朕身邊,讓朕好好瞧瞧!”
“是!”
孫致遠筆直的起身,微微垂首,走到朱慈烺麵前。
朱慈烺溫和的詢問道:“是在官學讀書嗎?”
孫致遠朗聲說道:“回陛下的話,學生在講武堂讀書!”
所謂的講武堂,是朱慈烺單獨設置,專門供將門子弟讀書,啟蒙軍事的,平時也學習一些文化知識。
因為皇明軍校的招生年齡是十六歲,很多將門子弟想要子承父業從軍,不願入普通的官學。
朱慈烺笑道:“為何自稱學生?”
隻見孫致遠敬了個軍禮,朗聲道:“回稟陛下,講武堂屬皇明軍校,而您是皇明軍校校長,凡是皇明軍校和講武堂的學員,都是天子門生!”
朱慈烺頗為驚訝,這孩子小小年紀就如他父親一般,沉穩安靜,口齒還這般伶俐。
隨後,朱慈烺對孫致遠進行了簡單的軍事常識考較。
結果這孩子回答的都很標準,甚至在一些問題上還做出了拓展說明。
在場眾人也是訝然,暗道老孫不知不覺中,竟把兒子培養的這麼優秀,不得了啊,自己也得抓緊好好培養後人了!
果然,朱慈烺哈哈一笑,對孫致遠讚歎有加,並說道:“這孩子朕喜歡,過兩年等太子出閣讀書,讓他進宮給太子當伴讀吧!”
孫應元不由得心中一陣狂喜,連忙離座行禮:“陪太子讀書,是犬子天大的造化,臣敬謝陛下天恩!”
忽然,朱慈烺身邊的太子朱和陛開口說話了:“父皇,皇兒能否再選一位伴讀?”
朱慈烺訝然,沒想到小家夥還主動提要求了,他好奇道:“你想要選誰?”
朱和陛將目光投向徐盛那邊,道:“皇兒想要徐展鵬當伴讀!”
徐展鵬是徐盛的長子,今年七歲了,因為這孩子的母親是朱慈烺以前的貼身宮女,所以時常出入宮中。
朱慈烺早就有意讓這徐盛的兒子充當伴讀,不過他還是問了一下理由:“皇兒為何選他?”
隻見太子朱和陛忽然笑了,回道:“他很聽話,上次我讓他去摸宮女的屁股,他真去摸了”
宴會眾人先是一怔,接著哈哈大笑。
朱慈烺一陣無語,不過看著眾人歡笑的樣子,也就沒有繼續問下去,開始轉移話題,邊吃邊聊。
不知不覺,宴會的話題說到了結親。
期間,有幾個勳貴,有意無意的試探,希望能與帝室聯姻,子女嫁給皇子,或者迎娶公主。
明初,勳貴和皇室的聯姻很常見,洪武朝時,功臣子女與皇子皇女的聯姻占了皇室婚姻的八成,其中勳貴之家占六成。
永樂朝時,勳貴與皇室婚姻常態化,明成祖朱棣的子女與勳貴聯姻比例達到了百分之百。
如此高的比例,與“靖難之役”有很大關係,朱棣既要靠靖難功臣們維護四方秩序,還要拉攏洪武舊臣維護朝堂穩定,。
直到永樂十二年出台了新的宗室婚宴製度,為了製約藩王,規定皇族宗室隻能娶平民之女,公主、郡主隻能嫁平民駙馬。
到了仁宗和宣宗時期,已經沒有了重要的功臣之家與皇室聯姻的情況,功臣與皇室聯姻逐漸消失。
對於勳貴和帝室聯姻這個問題,朱慈烺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回複說:“以後公主擇婿,可以選擇勳貴子弟。”
公主不像皇子,後代還能續幾輩的爵位,親王的女兒稱郡主,郡王的女兒稱縣主。
公主嫁人後隨夫家,子女是沒有爵位的,除非皇帝賜封。
朱慈烺放開公主擇婿的條件,也是為了讓她們的後代多點保障,不影響政治格局。
至於皇子迎娶勳貴之後的政治聯姻,還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