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蒙古人的戰術(2 / 2)

朱慈烺沉默了片刻,緩緩道:“起來吧,勝敗乃兵家常事,古往今來能有幾個不敗的戰神,要是每犯一次錯就得撤職砍頭的,那朕還有可用之人嗎?”

在眾將訝然的表情中,朱慈烺接著道:“記一次大過,戴罪立功,若是新功未立,再輸一仗,那你就做好連降三級的準備!”

天武軍最重軍功,每一級的升遷都需要層層核準,極為不容易,連降三級,相當於連擼了好幾年的戰功,非常嚴重。

李少遊身軀顫動,再次拜倒:“末將叩謝天恩,立誓直搗虜庭,一雪前恥,為戰死的將士雪恨!”

朱慈烺微微點頭,摩挲著雙手道:“說說戰況。”

眾人目光都投到李少遊身上,這幾天與蒙古人作戰,他最有發言權。

李少遊站起身來,稍微平複了心情,道:“回陛下,蒙古韃子的戰法不同建奴,建奴正麵打硬仗,蒙古韃子猥瑣陰損,占不到便宜就跑,不斷來回襲擾,陰魂不散,吸引我軍追擊,把我們引入他們設好的埋伏中。”

“成吉思汗的鴉兵撒星陣?”

說話的是禦營中的讚畫長趙士驤,他年近四十,留著一把短須,顯得很利索。

鴉兵撒星陣利用騎兵的靈活迅速,分散作戰,來如天墜,去如電逝,在場的大多將領都聽過此戰術,畢竟當初成吉思汗所率的蒙古騎兵太出名了,橫掃天下時經常使用此戰術,搞的敵人狼狽不堪,斬獲巨大。

鴉兵撒星陣一般以十分之三兵力為前鋒,摧堅陷陣,三五騎一組,決不簇聚,以防被包圍,敵分立分,敵合立合,聚散出沒,極為靈活,往往能以較少騎兵擊潰眾多敵軍;

若敵陣堅固,紛擾使敵疲憊,敵陣一動,即乘亂長驅直入,鮮有不克。

或兵力少,則布疑兵以恐敵,或用設伏之法,佯敗而走,棄輜重金銀,誘敵逐北中伏,常能全殲追兵。

聽著李少遊講述戰況,眾人更加能確定,蒙古人使用的是正是他們老祖宗最擅長的鴉兵撒星陣和拉瓦戰術。

蒙古騎兵最擅長的是騎射,自詡以騎射打天下的滿清八旗軍,其實在騎兵方麵大多倚仗蒙古騎兵。

滿洲八旗最擅長的是重甲步兵和盾車組合,除非遇到自以為很弱的敵人,才用騎兵的方式進行無腦衝鋒,嚴整的戰術都是下馬步戰。

蒙古騎兵的組合式弓射程很遠,殺傷力也很大,射程達到四百米,有效殺傷距離可達二百米,如果在箭頭上裝備鋒利的金屬箭頭,能穿透最厚的盔甲。

相比崇禎九年時朱慈烺打的最臟的新城戰役,蒙古人的戰術才是真的臟,他們遇到敵人的步兵方陣或者隊列騎兵之時,往往並不是直接的衝鋒,而是派出輕騎兵用弓箭遠距離攻擊。

然後撤退,再攻擊,再撤退,用車輪方式不斷的削弱敵人,擾亂敵軍的陣型,最後再派出重甲騎兵進行衝鋒收割(十三世紀)。

這種類似打遊擊的戰術,擅長使用嚴整陣列,以雄壯姿勢麵對麵衝撞的龍武軍,對此極不適應,根本無法發揮出優勢。

龍武軍無論士兵還是戰馬,身上都有著沉重的盔甲,機動遠不如蒙古輕騎,加上草原上的戰馬爆發力高,更是很難追到,被強行放風箏,一路誘到埋伏點遭到伏擊。

十三世紀時,蒙古軍西征歐洲,速不台和哲彆率三萬蒙古軍對戰以俄羅斯為首的八萬歐洲聯軍(多是重騎兵),便是采用了鴉兵撒星陣,連退九天九夜,示敵以弱,驕縱敵人,引誘歐洲聯軍追擊。

最終蒙古軍一直退到迦勒迦河,采用拉瓦戰術將八萬歐洲聯軍一舉殲滅,迦勒迦河之戰中,歐洲聯軍七萬餘士兵喪命,六名公爵戰死,十二名王公貴族被俘,七十餘名貴族被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