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新政的南京官員們早已聚集著力量,準備作最後的一拚,哪怕是拚個魚死網破,從此壞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了。
國子監祭酒吳偉業站了出來,大聲說道:“請殿下廢除新政,恢複祖製!”
朱慈烺緩緩鬆開拳頭,饒有興趣的看著他道:“連本宮的東宮侍講都跳出來了,如此,就是本宮想不同意也不成了?”
靈壁侯湯國祚嗬嗬笑道:“殿下尚在學習政務之中,還是多聽聽大家的意見吧!”
朱慈烺點點頭,道:“靈璧侯所言極是,這樣吧,在場諸人,凡是支持新政的人站左班,不支持新政的人站右班,好讓本宮直觀的知道大家的意見,酌情考慮新政之事。”
知道太子是想讓眾人站隊了,魏國公等人相視一笑,並未放在心上,二話不說站到了右班。
十幾位勳貴八成都站到了右班,隻有懷遠侯常延齡等少數人選擇支持新政,站在左班,官員們則是稀稀拉拉的分站兩邊,不過站在不支持新政的右班人數顯然較多,以工部尚書熊明遇等人為首。
支持新政的官員則以戶部尚書張國維、稅務部程國祥、教化部李岩等人為首,吏部尚書楊廷麟巡撫浙江,天武軍大多高級武將分駐各地,並未參加朝賀大典。
禮部尚書朱繼柞、左都禦史李邦華等人遲疑了一番,選擇了站到了左班支持皇太子。
禮部左侍郎楊士聰在心中作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最終也選擇了左班,引起與之交好的東林黨眾官員一陣側目鄙視。
待眾人分站完畢,殿中右班反對新政的勳貴和官員足足站了七成。
魏國公徐弘基哈哈一笑,道:“殿下,臣鬥膽發問,曆代皇帝當太子時,能發生這樣的事情嗎?”
隆平侯張拱日道:“無需多言,請殿下恢複祖製,廢除新政,還天下一個太平!”
“對!廢除新政,還天下一個太平!”一眾勳貴呼喝道。
朱慈烺手指緊握,雙眼越發銳利,道:“好啊,原來是逼宮來了!”
“很好!”朱慈烺冷聲道:“徐盛,去把勇衛營調來,守在殿外,凡是擾亂朝會的,全部拿下!”
隻聽徐弘基冷哼一聲,道:“請問殿下,在座的都是勳貴和大臣,那麼調勇衛營要拿誰呢?”
忻城伯趙之龍大大咧咧道:“說那麼多廢話乾嘛,來人呐!”
呼啦一聲,殿外腳步雜遝而來,奉天殿殿門被一群修紫禁城的工匠圍了起來,他們扯下寬大的外套,露出了裡麵鋥亮的南京京營製式的甲葉。
殿中群臣一陣嘩然,李邦華站了出來,指著徐弘基厲聲道:“魏國公,你膽敢領兵入宮!是想謀逆逼宮嗎?”
徐弘基哈哈一笑道:“李大人這是哪裡的話,我徐家乃皇明世勳,怎能生出二心造逆呢!”
朱慈烺冷笑道:“好啊!魏國公真是好手段,居然瞞天過海,偷梁換柱,將修繕宮殿的工匠都換成了自己的甲士!”
眾人看向工部尚書熊明遇,這才明白熊明遇已經暗中投靠了勳貴,修繕紫禁城的工匠是工部所管,隻有他能做到偷天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