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在逃犯、窮凶極惡之徒外,還有就是這裡有諸多的少數民族。
因為族類繁多,所以被統一稱為東夷人,他們各自有著自己的山寨,世居於深山中。
他們自給自足,但是也有些東西是他們沒有的,比如說絲綢、鹽巴、農具等。所以他們會不時的下山,用一些東西和漢人換一些物資。
這雙方一接觸就難免有些摩擦,這岩泉縣是陸晨陽這個縣令來的都被搶了、騙了、偷了地方,更何況久居深山的東夷人了。
東夷人也不傻,吃虧上當多了也就明白了。東夷人善用毒,玩心眼玩不過,那就玩毒的。誰敢騙他們,他們就敢毒死你,到時候就躲回深山裡,死了也白死。
因此漢人非常敵視東夷人,東夷人乾脆每年下山來搶奪物資,雙方的矛盾越來越大。
為了抵禦東夷人,城內的百姓在大戶的號召之下,組建了一支滅夷軍,足足有兩千人的隊伍,平日裡也不需要乾農活,成了一支雜牌軍。哦多說一句,滅夷軍最大的出資人是沈家。
而東夷人也不甘示弱,他們部落多,每年為了下山搶東西,也組成了一支軍隊。由每個部落出青年,組成了滅漢軍。反正主打一個名字上絕對不能吃虧。
雙方交戰多年,水火不容。
看到陸晨陽就有些疑惑了,這都是民間組織的武裝力量,按說朝廷也該有駐軍才是。
駐軍是有的,但形同虛設。
首先,被打發到嶺南的駐軍都跟陸晨陽一樣,基本上都是得罪人來這的,這些年能走的都走了,走不了的,基本上也就絕望了,根本不管事。
現在留給陸晨陽的難題就是,入冬了,大雪封山,這個時候山裡的東夷人就會出來搶糧食了。往年都是滅夷軍出麵加強巡邏守衛,但現在陸晨陽這個新縣令來了,當然要聽縣令的安排了。
簡單來說就是,滅夷軍不管了,看陸晨陽的本事了。
往年他們滅夷軍都是占上風的,這陸晨陽第一年來,總不能保護不了百姓吧?如果他做不到,那麼他就會威嚴掃地,以後就彆想再在嶺南立足了,隻能做個傀儡縣令。
高,實在是高。從陸晨陽進入嶺南開始,針對他的算計就一環接一環,從來沒有停止過。
難怪在山寨中,祖興為那麼痛快地就放人了,根本沒想要害他性命,原來是這後麵還有更厲害的等著他呢。
陸晨陽憂傷地歎了一口氣,她現在懷疑,她哥是早就知道可能要來嶺南,知道這活不好乾,所以提前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