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說,觀眾們喜歡的,是有‘爆發力’的演員。
比如特彆有氣場,比如哭的十分讓人共情,再比如台詞功底很強,扮演出來的角色,讓人覺得莫名被衝擊到。
這些在業界的演技派們看來,其實並不值得被怎麼誇讚。
因為這是作為演員的基本功。
而且單純就爆發力來說,其實很多演員做的也不見得有多好,是配音、特效、妝容等一些外部因素加持,才能起到一些讓觀眾驚豔的效果。
但這些爆發的點,都很短暫。
恰恰相反,最難表現的角色,不是短暫的爆發,而是需要持續穩定輸出情感的。
就比如衛勳現在扮演的程勇這個角色。
他的心路曆程,他被生活磋磨的狀態,他咬牙去走私進口藥,再到後續因為可憐白血病人,因為呂受益的死,決定放棄利益,無償為病人們走私藥物。
這是在一個故事中有人格轉變,且有獨立思考能力,有汙點同時也有閃光點的普通小人物。
無論從劇本,或者從角色出發,這都是個非常棒的故事,人物塑造的也很豐滿。
電影圈裡很缺少這種高質量的劇本。
所以江渡舟和邵兵在看完《我不是藥神》以後,都被這個故事打動,主動要去參演這個項目。
而現在看完了衛勳的表演,邵兵想說,衛勳不僅故事寫得很完美,演繹的同樣完美。
“哢。”
坐在監視器後麵的邵兵主動出聲喊了停,然後一臉讚歎的站起來說道:“厲害啊,你現在的表演越來越穩了,上次《讓子彈飛》那場鴻門宴的戲我沒在,後來老江一直跟我誇你,今天我坐在監視器後麵看你演戲,發現果然是一種享受。”
大導演為什麼喜歡和大咖演員合作呢?
因為這種天賦型的演員什麼都懂,根本就不需要你多說,人家自己就能把一切都表現的非常完美。
就比如剛剛衛勳扮演的程勇,活脫脫的就是一個底層生活過的鬱鬱不得誌的小人物。
他眼睛裡的滄桑與麻木,言談舉止,真實到讓人覺得他就是程勇本人。
江渡舟則是在旁邊咕噥道:“這也太變態了吧,直接上場就入戲,半點都不需要調整的。”
剛才他倆可是一起從化妝間出來的。
然後衛勳直接上場,無縫銜接切換成了程勇,演戲就跟吃飯喝水一樣隨意。
而伊恒、安詩同樣看的一臉佩服驚歎。
衛導執導電影已經厲害到讓人五體投地了,但站在鏡頭前,演技同樣讓他們望塵莫及。
那種返璞歸真、流暢自然仿佛信手拈來的感覺,如果不是有大本事,怎麼可能做的如此舉重若輕?
“我和你們不一樣,畢竟這個劇本是我親自寫的,在寫劇本的時候,就已經在自我琢磨程勇這個角色了。”
衛勳笑了笑,說道:“所以沒你們想的那麼誇張,而且……”
“衛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