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二天一大早,觀池媒體部緊急準備一夜的通稿,開始砸向全網,同時也給全網的吃瓜群眾,以及業內人士帶來極大地震撼。
“《中國合夥人》首日票房6700萬,刷新國內電影首日票房新紀錄,有望超越《地震之後》6.9億總票房!”
“票房神話白千尺惜敗黑馬衛勳,電影質量為王的時代,一切靠作品說話。”
“深度剖析《中國合夥人》的成功,為什麼它能成為這個春節檔的首日票房冠軍?”
“從《無問西東》到《中國合夥人》,兩部電影大翻身,衛勳或將成為史上最年輕‘十億票房男主角’。”
票房對於電影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對商業電影。
《中國合夥人》首日票房破紀錄,那接下來對電影的宣發絕對帶著超強的增幅作用!
觀眾們會有一個心理意識,這樣高票房的電影,能差到哪裡去?
要看電影,自然看票房最高最好的。
於是就達成了一個良性循環,吃肉的人盤子裡的肉越來越多,喝湯的人最後連碗都被砸碎了。
隨著《中國合夥人》首日票房新鮮出爐,網絡上關於這部電影的討論開始火熱起來。
“猜一猜《中國合夥人》最後的票房能有多少?以目前這部電影拿到的排片來看,超過《地震之後》隻是時間問題。”
“強烈推薦《中國合夥人》,電影院裡當主題曲《光陰的故事》響起來的時候,我差點沒哭出聲。”
“衛勳真的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這一年來他給我帶來太多驚奇,我本來以為自己已經習慣了,結果坐在電影院裡,愣是被他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給驚到了。”
“從心有抱負的沈光耀,到土鱉蛻變成精英的成東青,不說彆的,就衛勳這演什麼是什麼的本事,我服氣。”
“今年京市電影節,坐等衛勳拿個影帝提名。”
“樓上的,你們說這些話的時候是不是忘了,衛勳是流量出身,前兩年還全網被罵,在各種爛片雷劇裡辣人眼睛呢。”
“哈哈這麼看來,衛勳可真沒有半點流量該有的樣子,太不務正業了。”
“既然你們把《中國合夥人》誇得這麼好,那我也去電影院看看吧,年初一的時候怕踩雷,一直沒敢買票。”
“我也是,本來打算去看《今夜有戲》的,但這兩年說實話,白千尺一直在演套路模板似的喜劇動作片,雖然質量絕對不會低,但看多了總覺得沒有新意。”
“瓣瓣上給《今夜有戲》打高分的,基本都是衝著白千尺的麵子,換個人來演,這部片子評分肯定沒有《中國合夥人》高。”
有些媒體說的不錯,現在不僅是大片時代來臨,也是質量為王的時候。
哪怕票房神話白千尺,一直固定某種模板演繹,也會被觀眾們所厭倦。
這個時候,一部題材新穎,走小清新懷舊風,講創業故事的《中國合夥人》,立刻就受到了市場的追捧。
再加上衛勳用票補撬動了首日票房,在電影第一天圈住了大量觀眾,實現口碑迅速發酵催化,於是這個春節檔,讓媒體業界驚呼的超級黑馬《中國合夥人》,就這樣誕生了。
頂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