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 史上最牛電影首映(1 / 2)

從流量到影帝 謝不臣 4711 字 2024-03-11

《無問西東》的一部分票房分紅,在一月末到賬。

拿到錢的衛勳用一千萬買下了熊貓影視百分之八十的股權,並且打算另拿出一千萬,來作為《中國合夥人》的票補資金。

其實所謂的票補,就是舍不著孩子套不住狼。

想要撬動更高的票房回報,前期就必須要用票補來打開市場。

在地球上票補猖獗那幾年,最開始是購票軟件貼票補,再接著影視製作方自己貼票補,票補其實就相當於一種前期宣發手段。

那些排片率低,或者排片相對較少的電影,通過票補作為杠杆,撬動首日票房,往往能將口碑發酵擴散,並且在接下來拿到更多的排片,然後順帶著讓票房起飛!

而為什麼票補一出現,就能迅速撬動票房呢?

因為在沒有票補的時候,一張普通2D電影票的價格在40-60塊,vip廳的2D票在60-80塊,而去年年初開始推出來的革新技術i-max放映廳,票價更是要80-120元一張!

這個價格,再對比當下的人均收入,實在是太貴了!

貴到看電影屬於一種非常奢侈的行為。

後來票補的出台,讓電影越發平民化,平均花費二三十就能看一場電影,也正是因為票補的原因,才能短短在六七年時間內,讓中國電影行業有了迅猛的發展。

當2019年,衛勳穿越過來之前,票補取消之後,票價又回歸到了小一百塊一張,19年的人們,看電影都開始肉痛起來了。

要知道往前推四五年,那個時候經濟不太好的時候,可沒人會因為一張電影票而心疼。

因為前些年19.9塊,甚至9.9塊都能看一部電影。

而衛勳想要把票補在《中國合夥人》這部電影裡動用,取代時代影業之前宣發不足的短板,也需要策略。

他需要在一個爆炸的宣發點,把票補用巧妙的方式最快速度推出去。

總之不管怎麼運作,最重要的還是得圍繞著電影本身。

地球上《中國合夥人》能爆,是靠著新東方那位老總的故事營銷,可惜這裡是平行世界,沒有新東方。

但這部電影的賣點,可不僅僅隻有新東方老總,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有頂級資本大佬下場幫忙做宣傳。

《中國合夥人》上映前,有太多和新東方老總同等級的富豪出來表示,通過觀看《中國合夥人》這個故事,想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創業艱辛。

這就是《中國合夥人》的核心賣點。

懷舊+普通人創業+大佬富豪推廣。

因為生活艱難的原因,網絡上開始刮起一陣拜富風潮,而大佬名人們的創業故事,總會吸引很多人的好奇心。

自己不能成為富豪,那看一看富豪的創業發家史過把癮,也是可以的不是嗎?

於是衛勳向池晟建議,在觀池影院為《中國合夥人》舉辦一場電影首映。

2.2號晚上,距離大年初一春節檔來臨還有15天,京市觀池影院外熱鬨非凡。

數百家媒體彙聚,等待今晚《中國合夥人》的首映禮開幕。

仔細看的話就能奇怪地發現,今晚來的記者們可謂是五花八門。從娛樂記者,到財經記者,甚至還有社會新聞類的記者。

大家的表情都格外焦躁,時不時翹首以盼。

與此同時,還有數家網絡直播平台做現場實況轉播。

進入直播間的網友們看到這個陣仗,都有些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