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勳拿出來的這份答卷,是《法醫紀事》的陳子星。
兩個多月之前,他被全網嘲弄,聲名狼藉,那個時候如果貿然和天光傳媒打解約官司,估計沒人會替他說一句話。
反正你們一個是貪婪的資本家,一個是無能的廢物,互相撕咬唄。
但這兩個月以來,經過衛勳的不斷努力,他的口碑,名聲,以及路人緣,都在潛移默化的扭轉。
借著《請叫我演員》黑幕事件,他把從大眾這裡拿到的同情,通過《法醫紀事》,轉換成了肯定與實質性的票房。
再有翟青,孫闊,邵兵,江渡舟等一眾實力派且名聲好的演員幫忙發聲站台,今天的衛勳,雖然說不至於徹底摘掉流量廢物的帽子,但也早就走出了之前的窘境。
尤其是《法醫紀事》上映以後,趁著這波衛勳被迫害的同情風潮,一部分觀眾走進了電影院,然後被陳子星這個角色驚豔到。
不僅是觀眾,就連影評圈,也有被衛勳演技征服的影評人。
最出名的,大概是向來以眼光高超,口味挑剔的著稱的金牌影評人宋子文,他寫了這樣一篇影評報道。
宋子文:
《法醫紀事》是一部好電影,邵兵的執導筒依舊拿的很穩,江渡舟的發揮一如既往讓人滿意,但讓我驚豔的是衛勳。
曾經我在電影院大熒幕上被他拙劣的演技荼毒過,這次如果不是因為邵兵和江渡舟,我絕對不會去看《法醫紀事》,雖然這對一個影評人來說,很不專業。
但我此刻慶幸我沒有錯過它。
同行們都在誇讚這部片子的專業性,誇構圖,誇色調,誇鏡頭,唯獨沒有一個誇讚衛勳。我知道這不是衛勳演得不好,其實是因為大家不好意思,因為在這部影片出來之前,大家都曾經狠狠的痛罵過衛勳。
換句話說,被影評圈集體聲討的衛勳,這次狠狠的打了我們的臉,演了一個高光角色。
然而我想說的是,歡迎打臉,歡迎所有演技不夠紮實甚至拙劣的演員們,用這種方式來打我們的臉。
《法醫紀事》裡,手術間的三分鐘戲份,邵兵大膽采用長鏡頭,直接鎖定了衛勳臉上所有的表情。我剛開始還替邵兵默哀,後來滿心隻剩下驚豔和佩服。
彆誤會,這和邵兵無關,驚豔與佩服,都是給衛勳的。
衛勳的這場手術間高光戲,在我看來絕對不輸江渡舟,甚至可以穩壓對方一頭。到了這個時候我不得不相信,衛勳在這場前不久鬨得滿城風雨的事件中,真的浴火重生了。
我甚至開始期待衛勳的新電影《無問西東》,有翟青和江渡舟壓場,到時候,他在大熒幕上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豔?
這樣一篇影評報道出來,或許觀眾們沒有意識到問題,但業內卻敏銳的抓取到了很多隱含的深意。
這代表了影評圈對衛勳的接納。
而影評圈對電影演員的影響力,不言而喻。
憑借著《法醫紀事》陳子星一角,衛勳,終於真正成功叩開了電影圈的大門!
就在網絡上的風評一片大好,《法醫紀事》票房意外小爆一把的時候,前些天在互聯網上攪弄風雨的衛勳,在助理毛斌的陪同下,悄悄出了門。
他們要去約見一個叫做齊繼柏的導演,協商《無問西東》立項開拍的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