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瑪麗蓮·夢露去世,已經整整16年了。
但西方對她的汙名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從私生活、人際關係,到心理健康等各個方麵進行抹黑和針對。
幸好仍有清醒的西方民眾,看清楚了她真正的文化地位,並將其視為美國夢的化身。
與瑪麗蓮·夢露相同的還有愛因斯坦、奧本海默、海明威、加繆、薩特、畢加索、海倫·凱勒、卓彆林、馬拉多納、邁克爾·傑克遜等。
他們都是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宣揚了真正的和平與美好,這種文化才是人類共同的願景。
然而在西方的封鎖和壓迫下,大家隻能看到他們片麵的信息,變成了無害的神像,曆史上的名人,資本主義世界裡的作家、歌手、演員、科學家、體育明星。
甚至像夢露、海明威,以及後來的邁克爾·傑克遜,這些有著巨大影響力的,生命都遭到了迫害。
此時的演播廳。
坐在鋼琴前的維克多彈唱著這首《風中之燭》。
“永彆了,諾瑪·珍!儘管我無緣認識你,但你是這樣的高雅自持,無視了周遭的奴顏婢膝。”
“他們卻如同越過良知的爬蟲,在你耳邊進行謾罵和詆毀,他們把你變成了一台機器,他們迫使你改名換姓。”
“而在我的眼中,你這一生就像是風中飄搖的蠟燭,不知有誰可以依靠,又有誰能為你遮風避雨。”
“可惜我未能早些認識你,那時我隻是孩子,雖然燭火已燒儘,但傳奇永不熄。”
維克多唱得很溫柔,清脆透亮的嗓音,更是蒙上了一層濾鏡,和他之前表演自己的歌曲時,那種搖滾風格完全不同。
艾爾頓·約翰的雙眼已經泛紅,摘下眼鏡擦了擦,繼續微笑著觀看這場表演。
或許他想說的那些話,在歌詞裡無法詳儘表達的內容,這位年輕人都懂。
而就在大家沉醉於此時。
維克多突然更改了原本的歌詞。
演唱方式也從抒情,變得有些像是在歌頌。
“我們失去所愛,沒有你的笑容,生活越發空虛,我們將永遠高舉這火炬,來紀念這位高貴的天使。”
“即使我們強忍悲痛,真相依舊令人流淚哽咽,所有的語言都無法道儘,過去的日子你為我們帶來的溫暖和歡樂!”
“永彆了,諾瑪·珍!願你永遠在我們心中,你是優雅的化身,照亮支離破碎的生活。”
“再見了,金發玫瑰!失去你,這個世界也丟失了靈魂,你永遠不會知道我們多麼懷念,蠟燭終會燃儘,而你的傳奇將永世不朽!”
這一段歌詞,維克多是根據紀念戴安娜王妃的版本,進行了小小改動,同時也表達出更博大的情懷。
艾爾頓·約翰感覺這首歌的格局瞬間提升了!
他微微吸了口氣,想迫不及待記錄下維克多演唱的歌詞,甚至已經決定,要重新錄製一版。
似乎所有人都忽略了,維克多手指彈奏的音符,也變得更加簡潔。
這反倒讓歌曲的整體聽感變得莊重肅穆,更加匹配歌詞的意境。
……
演播廳外。
梅拉尼正在和製作人邁克爾·赫爾進行溝通。
“抱歉,赫爾先生,維克並不是有意的,也請你理解,他隻是一個夢露和約翰的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