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拿著玻璃汽水坐在天台陰涼處看著自己父親和陳駿交手,不知不覺間雙手模仿著兩人動作。
他對自己的父親功夫是十分信任的,每一次陳駿在張天誌手上都討不到好處證實這一點,然而今天難得看到父親表情流露出驚訝。
鶴形大多數人固定印象多為五指並成鶴嘴,如鳥啄人,實際鶴取其形,練人精氣,臂、肘、指、手腕取鶴振翅騰飛撲打。
當年林世榮吸收白鶴拳精華,兼收南拳各家,融入洪拳虎形,平添了諸般變化,詭異莫測。
陳駿忽地變化,拇指、食指如鉤,其餘三指合攏,左右鶴頂直奔張天誌麵部,此法即如標指,偷的正是雙眼,鞭的恰似腮後,左右穿橋抽打,腳下馬步隨時進退。
張天誌不退反進,貼上身來,雙臂架起仿佛抱頭,曲肘撐起中門,宛若醉漢搖擺,卻是每一下都帶有千鈞之力,陳駿若想穿身打入,不僅雙鶴要往回飛一點,還得麵對一頭熊瞎子的擁抱。
陳駿早有預料,鶴頂原是虛招,中途劃過弧線,五指成鶴嘴打穴,張天誌振臂彈抖勁就要卸去鶴嘴威勢,竟是以泰拳打法雙肘迫入。
呼吸之間,須臾變化,陳駿卻是以腕反鉤,腳下退步之間再進步,一拉又一撞入。
“嘭!”
張天誌雙肘被陳駿鉤開了縫隙,被反身撞中左肩不得不退後幾步卸去勁力。
“化剛為柔,以柔帶剛。”
張天誌訝然揉了揉肩膀,剛剛擊中的時候一團纏勁在他身上猛然炸開,“你這家夥,悟通內勁故意陰我是吧!”
先前張天誌和陳駿交手,陳駿一直都是直來直去,拳出如雷,筋骨齊鳴的外家拳師套路,習慣了舊有節奏,突然的變化讓張天誌吃了個暗虧。
“我都說了,今天我的拳特彆重!”
陳駿咧嘴一笑,被龍卷風提點,又再把剩下煞氣灌入洪拳體係,憑借自己努力幾天,終於打開了那扇大門。
鐵線拳為內勁法門。
鐵為剛,線為柔。
以剛為天,以柔為地。
以天成陽,以地成陰。
陰陽並濟,龍虎調和。
五聲催五臟,五臟醞五行。
故而有人說,太極為柔中帶剛之極致,洪拳為剛中帶柔之極致。
水泥牆上鐵畫銀鉤徐徐消失。
“外勁大成·內勁入門。”
氣走任督,胸釀激雷。
走到今天,陳駿才能說一句能和龍卷風這級彆的過兩招。
“嗬!死仔包!”
張天誌嘴角勾起,變成由他搶攻。
太祖長拳三十二勢在張天誌手中威力十足,當中有中正的對攻,有陰損的撩、插,有擒拿之手,也有貼身摔跤,所以長拳又有百拳母種的彆稱。
陳駿不再局限於虎鶴雙形,虎豹鶴蛇龍,五形在他手中銜接圓潤,鐵線十二橋手法穿、沉、分、架、摸、推、尋、磨、掛、撞、鎖、劈融於其中,構造起陳駿一身洪拳技藝。…。。
張峰瞪大雙眼,手中的玻璃汽水放在一邊,身體不由自主跟著兩人對拳左擺右扭。
“咚咚咚咚!”